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00字。

  2023 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
  ——于漪同学们,学好语文能让我们的生活不只有柴米油盐,更有诗与远方。为了明天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跟随小语、小文认真阅读,完成下列任务。
  一、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
  ①中华文明 ▲ 农耕文明,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伟大品格。②农事节    气、宅院村落、农业景观、民间艺术……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名片”, ▲ 中华民族的勤劳智
  慧和精神追求,而劳动教育正是 hóng (1) 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③如何让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 jiàng (2) 精神在学生中传 chéng (3) ,源头活水就在于文化的精神指引。④这样的精神指引在新时代,让学生在劳动中切身感知和   ▲    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⑤正是由于对劳动的崇尚与尊重,因此我们才拥有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拥有了今天举世 zhǔ  (4) 目的成就。
  1. 请依据拼音,用正楷字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2.请提取第①句中画线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2 分)
  ▲
  3.小语:语段中缺少短语,不够完整。我已将他们找了出来,但顺序搞不清楚,请你将它们分别填在语段   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 分)
  A.彰显着 B.找寻到 C.根植于
  4.小文:语段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方法写下来。(2 分)
  ▲
  5.小语小文邀你共同漫步古诗苑,请将下列语段补充完整。(8 分)
  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与韩愈漫步于晚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脱口而出:
  (1)“ ▲ , ▲ 。”(《晚春》),这是诗人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   舒展生命的本色;与王维静坐竹里馆,(2)“ ▲ , ▲ 。”(《竹里馆》)两句诗人  以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幽静闲远的格调,传递出悠远宁静的心境,仿佛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
  一体了;与岑参路遇,他以(3)“ ▲ , ▲ 。”(《逢入京使》)两句,  让我们感受到了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样的远行者的复杂心理。《木兰诗》中(4)   “ ▲ , ▲ 。”表现木兰投身战事的矫健英姿。
  6.“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力量。”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 分)
  【任务一:学书法】下图是一位同学找到的几幅抒写家国情怀的书法作品,对书体及其特点判.断.有.误.的一    项是( ▲   )(2 分)
  A. 【甲】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严谨。     B. 【乙】是篆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 【丙】是行书,行云流水,潇洒有致。     D. 【丁】是草书,用笔狂放,笔势连绵。
  【任务二:听演讲】去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一段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演讲者用一   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给予了后浪(年轻人)充分的肯定,激发   起后浪追逐梦想的热情。但是,也有人说现在不少年轻人精神颓废、不思进取,这样的夸赞太过了。
  为此,班长组织同学们对演讲者的评语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小语、小文两位同学观点不同,请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小文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3 分)
  小语:我不赞成演讲者的观点。现在确实有不少年轻人没有梦想,他们整日沉湎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
  小文: ▲
  【任务三:赞祖国】请根据示例,在横线上再补写一句,使之成为一组排比句。(2 分)
  “厉害了,我伟大的祖国”,中国高铁像一条巨龙,蜿蜒又游走在祖国各处;“厉害了,我伟大的祖   国”, ▲ , ▲ ;“厉害了,我伟大祖国”,港珠澳大桥像一条美   丽的彩虹,架在南海、伶仃洋和珠海之上。
  二、阅读与理解(共 64 分)
  (一)本学期,我们需阅读《海底两万里》与《骆驼祥子》两本名著,请按下列要求,完成问题。(8           分)
  7.关于《海底两万里》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海底两万里》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等人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水艇在海底做   环球旅行的故事。
  B.《海底两万里》是英国的儒勒??凡尔纳写的一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