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20字。

  2023 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积累与应用(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 小题。(8 分)
  ①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甲】
  鲁迅记忆里那蒙着皎洁月色的社戏,贺敬之心中那永不变味的糜.( )子、油馍和米酒,刘成章笔下那  气势磅 bó( )、粗犷.( )豪放的安塞腰鼓,吴伯箫文字里那静 mù( )的、暖融融的灯笼【乙】  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色彩浓重的一笔。②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并感受民俗的多样和价值。
  1.给文段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糜.( )子 磅 bó( ) 粗犷.( ) 静 mù( )
  2.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甲】 ”。 【乙】 、 B.【甲】 ”。 【乙】 ,
  C.【甲】 ”, 【乙】 、 D.【甲】 ”, 【乙】 ,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辨析和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①句缺定语,应在句首加“我们的”;②句语序不当,应把“多样”和“价值”互换。
  B.①句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尾加“民间文化”;②句语序不当,应把“理解”和“感受”互换。
  C.①句语序不当,应把“民众创造”和“世代传承”位置互换;②句语序不当,应把“理解”和“感受”   互换。
  D.①句搭配不当,应把“创造”和“传承”位置互换;②句语序不当,应把“多样”和“价值”互换。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 分)
  ①悠哉悠哉, 。 ② ,宛在水中央。
  ③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树梢树枝树根根, 。
  ⑤“琴瑟”是两种古老的乐器,象征了美好的爱情与和睦的婚姻,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如《诗经??关雎》   中“ , ”两句以“琴瑟”来表达对恋人的亲近和对美好生活的畅想。
  ⑥ 高 适 《 别 董 大 》 中 “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与 《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 中“ , 。”两句意境相同。
  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学校举行了“低碳生活,守护家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0 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能照抄主题)。(2 分)
  (2)有位同学写的倡议书存在一些问题,请你修改。(8 分,每空 2 分)
  “低碳生活,远离雾霾”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就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最近一年以来,   大半个中国百余座城市连续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之中,PM2.5 居高不下,空气呈现重度污染状况。屡屡发生的雾霾天气,不仅危害着我们的健康,更影响着我们的出行。为此,我们八(1)班全体同学向全校师生郑重倡议:
  (一)尽量减少在雾霾天气中停留时间,外出要戴上口罩加以防范。
  (二)选择步行、骑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使用私家车。
  (三)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携手,低碳生活,远离雾霾。
  2022 年 3 月 15 日
  八(1)班全体学生文中有一个关联词使用不当,请修改: (2 分) 有句子语序不当,请修改: (2 分) 该倡议书格式局部出现问题,请修改: (2 分) 请你再补充一条倡议内容: (2 分)
  二、阅读理解(64 分)
  (一)诗歌阅读(6 分)
  野井【唐】郭震①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凿处②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注释】①郭震:唐朝名将、宰相。②凿处:指凿井时所选择的位置。
  6.(1)诗中写出了“野井”的哪些特点?(2 分)
  (2)对本诗有下列两种不同的赏析,你认为哪一种赏析恰当?请结合诗句说说理由。(4 分) 赏析一:本诗后两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析二:本诗表现了郭震不被重用时落寞孤寂的心理。
  【二】文言文阅读(16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②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 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④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⑤煮莱。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③磓:当作“缒”,音同字误。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④汰(tài):波涛。⑤馀甘:即橄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