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060字。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行辈(xíng)  一撮(cuō)    间隔(jiān)   关关雎鸠(jiū)
  B. 羊肚(dǔ)    归省(xǐng)    糜子(méi)  黄发垂髫(tiáo)
  C. 凫水(fú)      蓦然(mù)    羁绊(jī)     戛然而止(gā)
  D. 斡旋(wò)    幽悄(qiāo)   好逑(hǎo)  溯洄从之(sh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偏辟 欺侮 豁然开郎 垂珠联珑 B. 撺掇 迄立 吹角连营 大彻大吾
  C. 脑畔 亢奋 叹为观止 阡陌交通 D. 磅礴 严峻 张灯结彩 人情事故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  经典诗文默写。
  (1)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______ ,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2) 微君之故, ______ ?(《诗经??式微》)
  (3) ______ ,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回延安》)
  (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______ 。(《诗经??蒹葭》)
  (5)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______ ,波撼岳阳城。”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4.  名著阅读。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 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1) 材料中,原始歌谣有三个主要用途,请简要概括出来。
  (2) 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青年人的睡眠质量不高,不少受访者承认,睡眠好坏要看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大时就睡不好觉。当工作与睡眠发生冲突时,睡觉绝对不是首选。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访者会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更糟糕的是,即便加班完成了工作,他们依然不会选择睡觉,而是东翻西看,患有严重的“晚睡拖延症”,迟迟不愿意送走这一天。学历高的人更关注健康,自律性也强,因此对睡眠的掌控要好一些。但是,总体来看,生活作息非常规律的受访者只占5%。此外,睡眠问题跟收入、职业、社会地位没有直接关系,“各阶层睡不好的比例都差不多,可谓各有各的烦恼”。
  ????中国睡眠研究会工作人员认为,压力、焦虑、情绪低落是中国青年睡不好觉的罪魁祸首。但是,电子产品也是偷走睡眠的帮凶,电子产品的蓝光效应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影响人的睡眠。93%的受访者睡前玩手机,追剧和购物消耗了大量睡觉时间。调查显示,一些平时很关注美容阅读内容的人群,凌晨2点时手机依然保持着非常活跃的状态,可谓是“贴着面膜刷屏”。调查者认为,中国青年作息时间随意性很大,容易造成食欲不振、患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
  (报告摘编自《华商网: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日常生活中如何提升“睡眠力”
  ????“失眠可能是心神失养,可能是邪扰心神或作息紊乱,可能是器质性问题,也可能是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谭超提醒,对于偶发性、一过性失眠不要过分在意,如果失眠持续3至4周以上,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浅眠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快速入睡,都应到医院进行诊查,对症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失眠还应注意精神调摄,患者要减少思虑,清淡饮食,睡前不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