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80字。

  2023福建中考语文冲刺模拟卷(一)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故乡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学期末,班级开展了一堂主题为“故乡与城市”的开放性班会,请你参加。
  【活动一】恋故乡,俱怀逸兴壮思飞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
  思乡之情是文人墨客吟咏的永恒主题。《天净沙??秋思》中的“①      
  ,②                。”体现了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次北固山下》中的“③                ,④                 。”自问自答,借“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
  明月是文人墨客借以抒怀的对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⑤                ,⑥                 。”将明月当作有情有义的友好使者,寄托诗人的离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泊秦淮》中的“⑦                ,⑧                。”描绘一幅朦胧的水色月夜图,引发思古幽情;《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何夜无月?⑨                  ?⑩                。”借明月抒发诗人的豁达乐观。
  【活动二】观影片,抒发爱乡情怀
  2.班级播出《守住绿水青山》记录片后,请根据要求帮小明补写完整观后感。(9分)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完善,满足着人们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出行(   ),这其中,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发扬着重要作用。共享单车较好地契合了人们短途出行、接①(bó)公共交通、休闲健身等方面需求,受到人们欢迎。此外,共享单车在推动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等方面也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外卖员和快递员等就业群体规模的扩大,速度较快、使用方便的电动自行车也备受青②(lài)。
  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的增长、全社会使用频次的增加,也给运营管理和③(zhì)序(    )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共享单车违规停放,占用人行道、盲道、机动车道,既影响通行也带来了交通安全(    );无序投放、随意堆积等,既影响市容市貌,也挤占了公共空间。又比如,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不按指定标识行驶等行为,也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处        ②处        ③处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需求 维护 隐患     B.需要 维护 隐患
  C.需求 维修 隐蔽    D.需要 维修 隐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弘扬着重要作用。
  B.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弘扬着重要意义。
  D.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便民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
  【活动三】读经典,书写人生感悟
  3.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按要求写一段心得体会,参与交流。(6分)
  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要求:
  (1)要有整本书初读和再读的经历与体验;
  (2)要有部编版教材中的某一部名著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3)要体现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4-5题。(7分)
  【甲】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乙】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清照,号青莲居士,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其诗语言清丽,风格典雅。
  B.《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
  C.《如梦令》是词人年轻时的词作,描写了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经历。
  D.甲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乙词想象奇特,有一种豪放之美。
  5.这两首词中都写到“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①。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仲淹言:“昭应、寿宁②,天戒不远。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延州诸岩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时塞门、承平诸砦③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润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