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86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②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 像庄子所说的,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们时而欣欣向荣戾天跃渊,时而晏然蛰处含葩敛翅,都顺着自然所赋予的那一副本性。它们决不计较生活应该是如何,决不追究生活是为着什么,也决不埋怨上天待它们特薄,把它们供人类宰割凌虐。在它们说,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
③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学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④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冰下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
⑤以上是我站在前台对于人生的态度。但是我平时很欢喜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鹉、甘草、黄连一样,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打洞一样,我看战争也和我看斗鸡一样,我看恋爱也和我看雄蜻蜓追雌蜻蜓一样。因此,是非善恶对我都无意义,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
⑥这些有趣味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个分别。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
⑦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
6.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朱光潜先生站在前台看自己的人生时,把自己同一切人和物一样看待,认为人应该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
B.“蝴蝶”“松树”等动植物,较之“遇苦便叫”的人更耐苦持恒,作者以此证明自己的人生观并不颓废。
C.作者站在后台看人生,感受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带来的趣味,其中那些带有悲剧成分的趣味会带来更深的触动。
D.通过作者对人生悲剧的解读,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宝黛爱情真的得以圆满,那就体现不出悲剧蕴含的趣味了。
7. 下列对材料的艺术特色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第⑤段多种意象对举,鲜明生动;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得语言整饬而不乏变化,活泼而又连贯畅达。
B.材料一叙议结合,作者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审美视角,传达出对生命、人生的深刻领悟。
C.在材料一中,作者或列举事例或与他人态度对比,来谈自己对趣味的理解,化抽象为具体,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D.材料二的第一段文字仅用比拟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就写出了作者眼中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生机勃勃。
8. 请分析材料一中引用庄子所言“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的作用。
9. 材料一中说“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请结合材料二中史铁生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2023届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司马迁发愤
郭沫若
汉武帝天汉四年正月,司马迁正在书房埋头写《史记》最后一篇《自叙传》,他的外孙杨恽进来匍着向他报告:“任少卿先生来了。”
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脸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人。他答道:“把他引进来罢。”连声音也和妇人相仿佛。
杨恽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来,有几根稀疏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