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4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二】(17分)
材料一:
“体育”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04年,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教育,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教育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来“体育”的范畴,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广义”与“狭义”解释。广义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调查显示,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的认知更加全面,91.0%的儿童青少年、87.2%的成年人和53.6%的老年人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对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的调研访问中,75.52%的受访者认为健身是为了提升身体功能。青少年健身人群和女性健身人群更注重通过体育健身“增强运动能力”,老年健身人群更注重通过体育健身增强心肺功能。72.1%的受访健身者认为,体育健身作用不仅体现在身体层面,还体现在促进心理健康、增加社交关系方面。
(摘自《2022国民健身趋势报告》)
材料三:
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
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体育是一项艰苦而愉悦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向自己的惰性、体力、运动技能发起一次次挑战。体育没有捷径,惟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艰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其次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团体体育项目,要求每个成员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优势和潜能,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学生们的文化课学习考验的是个人学习能力,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的意识。
此外,还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体育运动有明确的竞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因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队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中获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摘自2021年04月09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互联网+运动已是一种潮流,运动APP(手机应用程序)已成为备受追捧的“运动伴侣”。截至2018年6月,中国健身运动APP规模过亿,每个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20.17分钟,同比增长30.8%。运动APP的火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过去需要腾出时间去健身房或运动场地锻炼,现在抽空就能跟着视频做运动,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了;另外,许多运动APP还有添加好友的功能,运动者可以图文并茂地随心分享,引来大批点赞,更激发了运动热情。运动APP因为其便捷性、社交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我国体育的起源及其内涵。
B.材料二调查显示,与老年人相比更多儿童青少年认识到体育健身的意义。
C.材料三开头引用教育家蔡元培的话,意在引出观点,同时充当事实论据。
D.运动APP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运动,同时具备社交性的特点。
10.结合材料二,说说体育健身有哪些积极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11.材料四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2.请围绕“体育的育人功能”,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6分)
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二】(17分)
材料一:
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储存在海洋中,海洋热含量变化是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联合全球14个研究单位23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布了国际首份2021.年海洋变暖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海洋持续升温,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同时,地中海、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