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00字。
文言文比较阅读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三】(16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①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②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③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④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元结⑤《右溪记》)
【注】①欹嵌(qī 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②洄:水回旋而流。③垂阴:投下阴影。④逸民:不仕的隐者。⑤元结:唐代文学家,曾两度出任道州刺史,后因不爱官场生活而弃官归田。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日光下澈 澈: (2)佁然不动 佁然:
(3)不可名状 名: (4)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胜: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5.【甲】【乙】两文都写到水,各有什么特点?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三】(16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三章》)
【乙】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
【注】①陈:国名。②洫:护城河。③宁国:人名,楚国大臣。
1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委而去之 委: (2)亲戚畔之 畔:
(3)使人视之 使: (4)城郭高 郭:
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14.甲文段中孟子论证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段中陈国最终被楚庄王攻下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5.【甲】【乙】两个语段都体现了要施行仁政的治国主张,请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分析。(4分)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三】(16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