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00字。
必修下第二单元能力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智斗[注](选段)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上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与之虚与委蛇)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刁德一脱斗篷。刁小三接住。刁小三下。)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自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生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有意在敌人面前掩饰自己)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次相逢后,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
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
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意思是“我会照应的”,也显示了他在观察阿庆嫂的表现。
D.胡传魁是个草根出身的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气。阿庆嫂讲话很得体,把自己对胡传魁的恩惠轻轻带过,还特意半开玩笑地说“后怕”。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文本开头至“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进屋)”这部分的对白与唱词交代了人物关系,为下文矛盾冲突的展开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B.“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这一文本内容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突岀了阿庆嫂的敏锐。
C.从“垒起七星灶”至“人一走,茶就凉……”运用对偶、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点出了阿庆嫂与客人的关系,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D.本选段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茶馆老板娘——地下党阿庆嫂和敌伪头目胡传魁与刁德一之间,描写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试探、相互提防。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分)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4.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茶馆(节选)
老舍
时间 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
地点 同前幕。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面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