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360字。
5.2《大学之道》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谓其君不能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观之 是非之心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而青于蓝
D.自贼者也 贼其君者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C.知止而后有定 D.不足以事父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请事斯语矣 事:听从
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 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
二、小阅读-课内
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
8.《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9.分析《大学之道》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10.阅读课文《大学之道》,分析《礼记》在论证上的风格特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桃夭
《诗经》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