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
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欢桥的原因
2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 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悟:
(一) 导入: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是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二)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三)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以下问题:
1 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2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3 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小组讨论,明确:
1 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 举了四个例子.
3 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面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二 研读赏析: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一)重点研读第四小节。
1 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 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3 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从色彩的搭配、画面的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
(二)美句赏析: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运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1 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味。
2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呢?
三 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在文中先点名在画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