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
洞头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中检测
语 文 试 卷
温馨提示:
1.本卷共五大题,16小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书写(3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临近“五一 ”,洞头区某中学劳动基地计划开展“农耕研学活动”。在老师指 导下,班级分小组完成研学任务,请你与各小组一起开启“农耕研学”之旅吧!
总动员
中华农耕在一万年前开始 yun(1)▲ 育,漫长的进程诉说着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故事,
pǔ (2)▲ 写着一篇篇农业文明的灿烂诗章。经典永不 tu i(3)▲ 色,传统薪火相传。 任何文明如果不加以传承就无法发展,甚至可能销声n i(4)▲ 迹。在当今信息高度发展的 时代,我们更应该主动地学习先进科技文化,赋予农耕文化新的意义!
1. 请补全(1)- (4)空白处的汉字,完成动员令的发布。 (4分)
农 耕 : 和 谐 之 美
【“耕”之溯源】
项 目
研学材料
研学探究
汉 字 演 变 耕
释一:犁也。从耒井声。
释二: 一 曰古者井田。 2.根据"耕"的注释,我们推测“释一 ”和 ‘释二”的造字方式依次是:(▲)(▲)
(填代号)(2分)
①象形 ②指事 ③形声
④会意 ⑤转注 ⑥假借
示例:农[農] 3.根据"农"的字体演变推测下图"耕"的
字 体 应 该 是 : ▲ ( 2 分 )
甲骨文 **
隶书 裳 金文 所
草书若 小篆
典
楷 离 书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期中卷第1 页 ( 共 7 页 )
古 籍 选 读 ①不耕获,不蕃畲,则利有攸往。
— — 《周易》 4.任选一部经典古籍(示例除外),试着写
一段推荐语。 (4分)
我推荐阅读《周易》。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根,是 中华文明之本。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 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 易》中去寻找答案。《周易》蕴含着"自 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厚德载物”的 宽容精神;崇尚气节、民族尊严之上的 爱国主义精神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中 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②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 《诗经 ?? 周颂》 ③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
问津焉 。
—— 《论语 ?? 微子第十八》
④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 《孟子 ?? 公孙丑上》 ⑤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 《乐府诗集 ?? 陌上桑》
农 耕 生 活 5.各式各样的农耕生活形成了特定背景下的农耕文化,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0分,
①-⑧题每空1分,⑨题2分)
内容
主题
诗文
耕作心理
安居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①▲。
—— 《桃花源记》
环境优雅,
(甲)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三国 ?? 曹操《蒿里行》)
(乙)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东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丙)
稻工① 明 ??宋应星②
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④化烂,敌
粪力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获损薄也。
凡粪田,若撒枯浇泽5,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
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⑥,则土质匀碎,
而其中膏脉释化也。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杠悬耜,项背相望而起土。两人竟日,仅敌一牛之力。
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 日敌三牛之力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