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30字。
青原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古色,是赣鄱文化的古韵内涵。江西历史悠久,人才(bèi)① 出,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朱熹、文天祥、宋应星、汤显祖……众多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灿若群星,光耀史册,他们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红色,是赣鄱文化的近现代特质。江西红色文化 ② ,它红褐的泥土上承载着深深的记忆,碧绿的山水中沉淀着无数的革命传奇。谁不知道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谁不知道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南昌?谁不知道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成立地瑞金?是的,是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名有姓的江西籍烈士就有25万多人,约点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文中加点字“诞”读音正确的是( )(1分)
A.yàn B.dàn C.xián D.yán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1分)
A.倍 B.备 C.辈 D.背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喻户晓 B.络绎不绝 C.莫衷一是 D.后来居上
4.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名有姓的江西籍烈士就有25万多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名有姓的江西籍烈士就有25万多人,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江西籍25万多人,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D.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使有名有姓的江西籍牺牲的革命烈士达25万多人,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时,天开始洒下蒙蒙细雨,雾气在身边升腾,雨过处枝叶青翠,朦胧美尽显眼前。
②烟雨绕身宛如轻纱遮面,周围的一切看不真切。
③庐山只露出一点绿脚,一条小径直通往那无尽的白茫茫世界。
④清晨,踏上登临庐山之路。
⑤漫步烟雨中,仿若置身无尽的白,真切感受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A.②③④①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③①⑤② D.②⑤④①③
6.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节日到了,我给母亲写了一张贺卡:“亲爱的妈妈,谢谢您对我别有用心的爱,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恩之情,唯愿您永远平安健康!”
B.在学考动员大会上,主持人说:“有请特邀嘉宾-我校优秀毕业生张鹏,先来抛砖引玉,为我们毕业生们分享他的学考备战经验。”
C.小语很想学好古诗文,却觉得太难,学不进去,你对他说:“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真正走进古诗文中,才能领略它的韵味。”
D.你找语文老师指导作文:“李老师,这是我苦心孤诣完成的作文初稿,请您斧正!如有不当之处,恳请不吝赐教。”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雪梅??其二
[宋代]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表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
B.从三、四句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愉悦的心情、高雅的审美情趣。
C.诗中描绘了雪与梅的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雪与梅的喜爱之情。
D.这首诗的语言十分质朴、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典故,读起来朗朗上口。
8.诗中的“雪”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目。(10分)
游白鹿洞①记(节选)
去郡北行十五里至罗汉寺,路分两歧:由东入栖贤谷,西则至白鹿洞。比至,两山势回合,当其合处涧水出焉,过涧逾小岭,岭有缺若关门然。入关路循涧北,并山转涧南,皆良田也。约二三里乃至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