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680字。
吉安市2023年高考模拟测试卷
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唐代诗歌繁盛的同时。作为广义诗歌的一个分支的词也在逐渐形成。在其孕育发展的过程中,词体现出与传统诗歌显著不同的特质。因而产生了“诗”“词”并立的意识。而在后世,唐诗、宋词、元曲,更被认为各自代表了一代文学的最突出的成就。
词本来是一种歌曲的歌辞,就此而言,它和《诗经》、汉魏六朝乐府等配乐演唱的诗并无区别,只不过它所配合的是一种新的音乐——燕乐,这种音乐是由原产于西域的“胡乐”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而产生的。“燕乐”的名目在隋代就有,至唐代大盛,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论唐代燕乐,说它“盛于开元、天宝,其著录者十四调二百二十二曲”、其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作“曲子词”。
唐代与燕乐相配合的歌辞在体制上本来没有严格的规定,不少文人诗歌(尤其七绝)被伶伎直接用来演唱。如《乐府诗集》所录《水调》的第七段为杜甫七绝《赠花脚》,《明皇杂录》所载《水调》为李峤七古《汾阴行》的末四句,或许就是这种情况。但以诗入曲必然也有不相合的,为了适合曲调格式,就需要作一定的变动处理,如破句、重叠等;据宋人沈括、朱熹等的解释,在唱这些齐言的歌辞时,还需要加入“和声”“泛声”,才能与长短不齐的曲拍相合。后来歌辞的写作与乐曲进一步密合,要求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遂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种情况是过去的乐府歌辞所没有的,“词”的基本格式大体就此而成立。
但词与诗的区别,并不只是表现于音乐和句式的变化上。从文学角度来说,词在抒情表现上的某些特征也许更重要。一般说来,词通常被用来抒发更具有个人性的、与日常生活更贴近的情感,如男女爱情、相思别离、感时伤春之类,传统诗歌中偏于严肃、沉重、激烈的情感则较少用词来写,而且词的写作也不像诗那样经常被当作社交手段来使用;在语言方面,词的表达通常较诗更为浅显和委婉曲折,意脉的流动较为连贯,不大使用诗歌中常见的高度压缩和跳跃性的笔法。总之,词就其主流而言可以说是“软性”的文学,总体上比传统诗歌要更为单纯地偏向于抒情和娱乐,唯美的意味也更浓。所以王国维说词的特点是“要眇宜修”。而词的长短句格式的形成,也不能只看到它与音乐的关系,参差错落的节奏也正是适应了上述抒情偏向的需要。虽然,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风格给词的面目带来很大改变。但至少在词体形成的过程中,上述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但尽管可以作出如上大致的描述,关于词的起源仍然是一个争执不下的问题,这是因为词的特征和填词的基本规则并不是一下子确立的。借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来说,词的若干特点最初出现时相当于物种的变异现象,它显示出传统诗歌更复杂的分化,而由于这种变异适合于社会环境和文学发展的需要,于是逐渐完善并定型,最终形成了被称为“词”的新的诗体。中唐时自觉按曲谱作词的文人不断增多,艺术表现上与诗的区别也变得明显起来。至少,到这时词应该说已正式成立为一体。
(摘编自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本是广义诗歌的一种,但因其具有与传统诗歌显著不同的特质,故而取得了与诗歌同等的地位。
B.胡乐与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了燕乐,词正是配合这种新的音乐来演唱的。
C.苏辛之前的词主要是婉约风格,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风格扭转了这一局面,豪放词从此成为主流。
D.词的特征及填词规则的确立都经历了较长时间,这导致对词的起源的问题始终没有一致看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论述了词的起源和词的特征等问题,加深了读者对词的认识。
B.文章第四段开头两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主体部分层次极为清晰。
C.文章引用王国维之语,既使读者更易理解词的特点,也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D.文章将词的若干特点的最初出现,比作物种的变异现象,收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用文人诗歌配合燕乐歌唱,有时会出现与曲调格式不适应的问题,因为不少曲拍长短不齐。
B.唐宋文人在抒发男女爱情、相思别离、感时伤春之类情感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词这种体裁。
C.在语言表达方面,因较少使用诗中常见的高度压缩和跳跃性笔法,所以词比诗要容易理解。
D.词虽最迟在中唐时已正式成立为一体,但这种新诗体的发展、成熟、完善还需很长的时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月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欧委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据了解,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按照普通家用轻型车15年的使用期限,这项禁令将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欧盟国家未来全面禁售燃油车,是一个规划已久的出于环保目的考量的庞大计划。在我国,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