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70字。
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__________》)
(2)欲诚其意者,__________。(《礼记•大学之道》)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评价《离骚》文辞精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
(1)逻辑错误往往违反了思维和表达的一些基本规范,下列存在立场自相矛盾的一项是(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 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
C.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D. 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2)“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种“服礼”特征的一项是( )
A.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B.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C.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D.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红楼梦•第三回》)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荣国府的经济账》前言
陈大康
①捧读《红楼梦》,各人关注的重点会互不相同。有人感兴趣的是贾氏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发展史,有人为波澜起伏的情节进展而兴奋,有人津津乐道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情感经历及其归宿,也有人着眼于书中小人物的命运遭际。各种解读《红楼梦》的著作不知凡几,其中也有涉及经济的内容,但多为就事论事式的议论,基本上未分析书中已有交代的经济细节,并未展现贾府整体经济框架及其运行机制,也未从各人物所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交叉点上做审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