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65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8月,“邓丽君•传奇”全息演唱会在杭州上演,当舞台上身着红色长裙的“邓丽君”全息影像说出“杭州的朋友们,好久不见”时,全场沸腾,邓丽君的歌迷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相比录制好的视频的回放,新的“虚拟人”具有三维的外形和交互的能力,仿佛真是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科技的发展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人类的虚拟活动正越来越拥有实体性的力量。这种融合的结果,就是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是通过个人电脑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戴设备支持的在线3D虚拟环境,里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就元宇宙(metaverse)这个词本身来说,它是一个源于科幻小说的概念,首创于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的小说《雪崩》。他描写了现实与虚拟这两个既关联又分离的平行世界,现实中的人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以虚拟化身的形态投射在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栩栩如生,刺激精彩,与现实世界的唯一区别就是,它并不真正存在,而是建立在电脑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这种对于虚拟现实的构想,在科幻小说中屡见不鲜。威廉•吉布森在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神经漫游者》中,主人公凯斯是一名“网络牛仔”,他的灵魂属于赛博空间,那是他的自由,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至于他在真实世界中的身体,他轻蔑地称之为“肉”,犹如唐三藏师徒渡过苦海之后蜕去的肉身。从一开始,赛博空间就被赋予了技术乌托邦的梦想,人们希望通过虚拟化摆脱沉重的肉身的束缚,让精神和梦想在赛博空间自由地飞翔,这其实是人类古已有之的梦想,只不过新技术为其提供了新的支撑,进行了新一轮的诱导。
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跨越和融合的过程,“元”这个词根也早就进入了文学和批评的领域:元小说、元叙事、元批评早就成为人们描述后现代主义文学和理论的常用术语,以此来表达对传统学科以及现实与虚拟的分界线的穿越。文学作品就是创造或发现一个新的、附属的世界,一个元世界,一个超现实,这个新世界对已经存在的这一世界来说,是不可替代的补充。
文学的魔法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召唤亡灵、沟通生死,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说文学的这种留住时光的魔法在过去必须依靠修辞和想象,那么今天我们通过技术的魔法已经拥有了更多更为感性和直观的手段。人工智能和3D技术能够对人的容貌、语音乃至说话内容进行逼真的复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走向元宇宙的历程,从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岩洞里画上第一笔图案的时候就开始了。元宇宙就是人类精神投射的另一个空间,人类的文学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元宇宙属性。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对元宇宙的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选自严锋《从文学到元宇宙》,2022年05月《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
材料二:
元宇宙不是一个未来的目标,而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过程,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过程,也是技术与人性相结合的过程。元宇宙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过去,两个宇宙相互分离;而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两个宇宙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类的虚拟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演唱会上,具有三维外形和交互能力的“虚拟人”邓丽君引发全场沸腾,歌迷们被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动得热泪盈眶。
B. 《雪崩》中描写的现实与虚拟这两个既关联又分离的平行世界与《神经漫游者》中肉身与赛博空间有较为一致的对应性。
C. 文学作品在不断的跨越和融合中创造或发现的超现实的元世界,是对现实世界不可替代的补充,是人类精神投射的另一个空间。
D.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梦想,元宇宙不是未来的目标,它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具有实体性,进而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元宇宙的发展过程,不过二者围绕元宇宙论述的重心并不完全相同。
B. 文学可以沟通生死、召唤亡灵留住时光的魔法,今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其更为感性和直观。
C. 从某种程度上说,元宇宙也是人类追求最好的生活的一种尝试,实现现实与虚拟的无缝对接。
D. 元宇宙的发展必将突破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旧的社会范式,为人类创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
3. 下列关于“元宇宙”的解释,不能体现其本质特点的一项是( )
A. 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
B. 是虚拟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C. 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D. 是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
4. 作为“引论”部分,两则材料的第一段引出观点的方式有何异同?请比较分析。
5. “元宇宙”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请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歌迷们被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动得热泪盈眶”错误,根据“当舞台上身着红色长裙的‘邓丽君’全息影像说出‘杭州的朋友们,好久不见’时,全场沸腾,邓丽君的歌迷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可见,歌迷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不是因为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而是因为又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故选A。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高歌
冯至
大家游西山回来,坐在滇池的船上,回望西山的峭壁,总不免要把那峭壁上凿出来的龙门作为谈话的资料。有多少人从没有树林的枯山里凿出多少伟大的石窟,使我们除却放眼所见到的混浊的河水、无边的黄土外,偶然还能遇到宁静的庄严的石像。我们的身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