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2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学习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基础题)、第Ⅱ卷(综合题)、第Ⅲ卷(作文)三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共27分)
  一、(本大题11小题,共27分。1~3,6~8小题,每题2分;4、5,9~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炽热(chì)    污秽(huì)    鲜为人知(xiān)
  B.殷红(yān)   笨拙(zhuō)   深恶痛疾(wù)
  C.教诲(huì)     驿路(yì)       吹毛求疵(cī)
  D.修葺(qì)    枯槐(huái)   销声匿迹(nì)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奋进新         ,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崇扬        
  卓越、        的精神境界,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一定能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A.旅程      追逐      精益求精       B.旅程      追求      精雕细刻
  C.征程      追求      精益求精        D.征程      追逐      精雕细刻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乡情□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登临五岳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光芒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我梦想□
  A.;   《   》   —— B.;   “   ”      ……
  C.,   《   》   …… D.,   “   ”   ——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②阅读这些典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能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启迪。④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节选文字,完成6~8题。(6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