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6130字。
2023年6月
2022级高一下6月热身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优美的风景描写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中如果缺失了风景,就像我们的生活环境消失了湿地一样,拥挤,干燥,没有活力。我们对文学的记忆,很多都与优美的风景相关。古代文学中那些名篇,比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至今仍然让我们流连于大自然之美,鲁迅、茅盾、老舍、沈从文等现代作家笔下的浙东、京城、湘西等地的风俗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写照。
为什么当代小说创作中缺少优美风景?作为文学作品“非遗性”的风景描写越来越少,粗浅的情节和离奇的故事代替了细腻的叙述,人物像空壳似的浮动,不接地气,灵魂苍白。造成这种风景描写缺失的原因首先在于商业文化不断介入日常生活,对作家写作产生了潜在影响。20世纪末兴起的畅销书文化、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学的核心是商业文化。获得更多的读者,赢得更多的观众,获取更多的点击量,才能产生眼球经济、商业效应。这些以流量为终极目标的商业文化对当代小说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消费故事、消费情节,而景物描写在快餐文化里属于累赘物,影响阅读观赏的节奏。快节奏是畅销书最大的特点,而风景属于“慢”的书写,当然被弃之如敝屣。大量作家加入影视剧创作,为影视剧写作输血,但影视剧本基本是场景加对话的模式,哪有风景生存的空间?网络文学本质上是商业资本运作的产物,流量的需求使写作变成情节和悬念的无限叠加,风景描写最多也是调节气氛的缓冲,你想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欣赏到优美的风景描写那是走错了门。
风景描写的缺失还是作家对经典文学的生疏和缺课造成的。网络文学和畅销书这些类型文学写作的门槛相对较低,尤其是网络文学的无门槛进入,使一些年轻作家走上文坛,不是从经典文学入门,而是经由畅销书和网络文学进入创作,他们缺少对经典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文学经典,无论中外,都有大量的风景描写。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情景交融,所谓“言外之意”“境外之境”,都是基于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如此,“美人芳草”的《楚辞》亦是如此。唐诗宋词更是留下无数情景交融、脍炙人口的风景经典。至今被认为是中国长篇小说高峰的《红楼梦》里的风景描写更是无与伦比,其妙笔与妙用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
一些作家片面地理解现代小说和后现代小说的理念,认为风景描写是古典主义的,田园风光与现代小说不是同一个频道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的写作追求扁平化,放弃象征的深度模式。其实后现代主义的扁平只是对那些概念化的象征之塔的摧毁,景物描写依然被作为小说的有机体来看待,只是在使用时更为谨慎,也更为精妙。现代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叙述的艺术,而叙述的艺术往往是叙述视角的艺术。现代小说在打破传统小说的全知全能叙述视角的基础上,新生出很多叙述视角,用不同的目光去观察世界、社会和人生。叙述视角看到的、表现出来的事物正是作家心灵的投射。从文艺创作心理学的角度看,今天小说家笔下风景的缺失,正是心灵深处某种精神的缺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文学的境界,存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但又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情”是作家内心的存在。法国新小说派强调“物化”与“无我的零度”,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上的追求。思想的匮乏、哲学的贫困,造成了心灵的空洞,也造成眼睛的空洞。
(摘编自王干《为何现在的小说难见风景描写》,有改动)
材料二: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向内转”的文学理论思潮,呼吁文学叙事要重视“内宇宙”。作家创作曾经一度受到这种理论的深刻影响,类似“心理现实主义”“意识流”“哲理小说”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畅销书文化、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学共同的特点是消费故事、消费情节,而忽视了景物的描写。
B.现代小说创新出很多叙述视角。今天的小说往往缺失了风景,反映出的是某种精神的缺失。
C.优美的风景描写是小说里的湿地。风景在小说中不可替代,甚至可以成为地区的文化符号。
D.中外文学经典都有大量的风景描写,《红楼梦》更因超凡的风景描写成为中国长篇小说高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优美的风景描写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没有优美风景描写的作品不可能成为经典。
B.读者阅读习惯可能影响作者写作选择,故提升读者审美情趣或许能促进优美的风景描写回归。
C.以流量为终极目标的商业文化消解了高质量的风景描写,可见小说的文学性与流量无法兼顾。
D.作家通过风景的书写去感动甚至净化人们的心灵,是重构人与世界的深层次联系的必由之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是现代主义的荒诞小说,其中也不乏对窗外、街上的景物描写。
B.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风景描写,为情节的铺展、人物的塑造、主题的展现提供了强大“背景”。
C.铁凝的《哦,香雪》基于对山乡变化和青年内心世界的关注,更致力于人物内心“风景”的描摹。
D.鲁迅《祝福》《故乡》等作品中的风景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引得读者纷纷打卡他的家乡绍兴。
4.材料一论题为“为何现在的小说难见风景描写”,但第三段却提到了中国古典诗歌。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5.材料一说“《红楼梦》里的风景描写更是无与伦比,其妙笔与妙用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材料二又提到“《红楼梦》那般的韵致”。若以“《红楼梦》风景描写的韵致”为题写一篇文艺短评,请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体验,结合材料对你的启发,从“妙笔”和“妙用”两个方面各列出三个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城乡简史
范小青
自清喜欢买书。可书越来越多,就有了许多不便之处。自清打算把书处理掉一部分。正好这时候,政府发动大家向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书籍,自清清理出来的书,正好有了去处。
自清有记账的习惯。自清的账本,有时候会超出了单纯记账的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