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40字。

  吉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下面是小博同学整理的以“含英咀华,滋养生命”为题目的古诗文学习心得,请你在阅读时完成下面题目。
  1. 默写
  (1)品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可感受物我两忘之境,获得闲雅之趣。
  (2)吟诵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天狼”,可感受洒脱豪迈之气,坚定报国之志。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面对世事变迁,我们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4)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常常以此自勉。
  【答案】    ①. 悠然见南山    ②.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③. 西北望    ④.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 人不知而不愠    ⑦. 不亦君子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悠、见、雕、沉、畔、愠”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寥寥______    ②yùn_____律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号  逗号 B. 逗号  逗号 C. 逗号  顿号 D. 顿号  顿号
  (3)下列与“历史歌谣”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诗词内蕴 B. 生活方式 C. 流传至今 D. 世间况味
  (4)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liǎo    ②. 韵    (2)B    (3)C   
  (4)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寥寥,读音是:liáo liáo,形容非常稀少;
  ②韵律,读音是:yùn lǜ,指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根据语段“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类型。
  根据“历史歌谣”可知,是并列短语;
  A.并列短语;
  B.并列短语;
  C.动补短语;
  D.并列短语;
  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根据文中画线句“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可知,这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可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所以,陈述句为: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班级举行“读史品文,知人省己”交流活动,博雅小组以下面两篇文言文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验。
  (甲)(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