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320字。
语言文字运用Ⅱ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拟举办“红楼”文化节,各社团积极筹备相关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校园文化节的负责人,请协助如下社团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文学社拟在文化节期间组织一场“红楼”读书会,下面是社员准备在会上分享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需要斟酌之处,请你组织大家积极讨论并做出恰当选择。
人物的语言是其思想性格的反映。只有那种恰如其分的语言,才能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艺术形象①。《红楼梦》中写了大观园内外几百个人物,有的往往只有三言两语,但性格各异。
曹雪芹在表现人物个性的时候,往往采用“画眼睛”的方法,如“敏”探春、“时”宝钗、“憨”湘云、“呆”香菱、“贤”袭人、“俏”平儿等。在《红楼梦》中,独具艺术的慧眼在曹雪芹身上体现,寻找出了每个人物身上独有的性情与思想,从而使“女儿国”话语缤纷、千姿百态的生动景象。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典型,但典型并不意味着单一。以风姐为例,曹雪芹将凤姐置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呈现出她多样的语言表现形式,出色地刻画了她复杂微妙的典型性格。
曹雪芹还根据人物特点,恰当选用了群众语言的精髓——谚语、歇后语、俗语等,从而使人物语言更具表达力和说服力。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曹雪芹正是善于“博采口语”,从而使作品语言毫无② 的弊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曹雪芹为大观园中众多人物凝炼的个性化语言,真正达到了③ 的地步,不少话语都收到了“掷地作金石声”的艺术效果。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任务二
手工社拟在文化节上制作一套“红楼梦”文创书签赠送给参与活动的同学,请你组织大家积极讨论并做出恰当选择。
21.下列花签都出自《红楼梦》,与之依次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
②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
③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
④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
⑤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
A.妙玉 宝钗 李纨 黛玉 香菱
B.宝钗 探春 李纨 湘云 黛玉
C.李纨 宝钗 妙玉 湘云 香菱
D.黛玉 探春 妙玉 宝钗晴雯
任务三
话剧社拟创编一台多幕剧来参与本次文化节,请你帮助此次话剧演出的导演完成以下任务。
22.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风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贾琏变生不测,风姐泼醋,贾琏逞威,二人都拿平儿出气。横遭打骂的平儿被李纨拉人大观园,被宝玉让进怡红院。下面材料是宝玉、宝钗、袭人对平儿的劝说:
①劝道:“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了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屈,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
②笑道:“二奶奶素日待你好,这不过是一时气急了。”
③忙劝道:“好姐姐,别伤心,我替他们两个赔个不是罢。”
请将台词分配给相应角色,并揣摩分析其说话口吻的不同及原因。(5分)
角色:①______②_____③
分析:
23.为更好地完成演出任务,话剧社编剧需要指导演员对《红楼梦》中同一人物不同称谓的妙处进行揣摩体会,如林黛玉多被人称作“林姑娘”,而宝玉却叫她“颦儿”。请再从小说中任选一个人物,列出别人对他或她与众不同的称谓,并分析其妙处。(5分)
人物:
称谓:
妙处:
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青蒿,一种南北方都很常见的植物,又称臭蒿、苦蒿、黄花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味苦、辛而性寒。荒郊野外,即使一掌泥土、砾石尚在,它们也总能一丛丛、一簇簇地肆意生长,冒着葱翠欲滴的绿意,摇曳于粗粝的风尘中,并发出寇空之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