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10字。
“边塞诗”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边塞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形成于汉魏六朝时代,兴盛于唐代,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他们被称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派。
二.准备活动
边塞诗名篇赏读(每位同学选喜欢的一首或一句,简单地说说喜欢的理由,可从内容、形象、手法、情感等角度鉴赏,每人发言时间1分钟)
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燕歌行》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5、《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