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30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边塞诗鉴赏训练:
  1.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⑴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⑵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