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31180字。

  重庆南岸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编者按:
  今年,我们将迎来第74个五四青年节。历经社会百年变迁,青年有过迷茫、有过困惑,但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面临更艰巨的挑战,也因此催生了“鼠鼠文学”“孔乙己的长衫”等一系列以自嘲自讽方式应对社会矛盾的文化趋势。
  青年的自嘲自讽反映出的是“不妥协”的态度。面对“青年失落”,我们不能一味批判,而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致力于解决其背后的社会主要矛盾,解答新的时代课题。《教育家》特邀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当下一些青年文化进行解读,一起走进青年的世界。
  01“标”:卑微自嘲与发展困惑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秘舒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大学教育定位成精英教育,大众自然对其有更高的期待,即通过更高等的教育实现所谓“阶层的向上流动”。然而,今日的大学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培养模式来说早已不同往昔,2022年的高校毕业生甚至突破了千万大关。这批高质量劳动者,虽然可以满足产业升级对高水平劳动力的需求,但他们的自我价值期待却在不断降低。
  在应对来自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时,有一部分青年会选择回避,故而生出“啃老”“宅”“躺平”等带有明显躲避性的亚文化;还有一部分选择直面压力,但迫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们会把自己定位成很卑微的角色,选择以幽默的方式自嘲、自省,试图让自己接受并融入现实,正如“孔乙己文学”“谁人不在浪浪山”等网络热词的出现。这种消极情绪在网络的传播下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加剧了青年人的压力和焦虑。
  从青年一代的成长过程来分析,他们大多在单一的评价标准中成长起来,所以在面对如今多元开放的社会和丰富多元的文化时,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内心对生活的预期、对自我价值感的期待和一贯以来所受的评价方式、行为约束存在矛盾,导致他们一方面想要按照自己的预期生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整个社会长期以来对青年发展评价的桎梏。我们的教育一直期待为学生树立一种“学习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选择、收获幸福人生”的观念,但应试教育留下的“硬伤”、根深蒂固的教育功利化思想,以及“996”“内卷”“学历竞赛”等社会现实,极大降低了青年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02“本”:社会流动与青年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李荷
  在当下的知识青年对社会发出的种种叩问中,“尊严”是我们必然要谈论的话题。孔乙己的故事中,由于存在严格的等级秩序,“长衫”和“短衣帮”成为泾渭分明的身份符号,穿长衫的人即使生活潦倒,也不愿脱掉长衫,成为短衣帮,这恰恰说明短衣帮地位的卑微、生存的艰辛和社会尊重的缺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编者看来,“孔乙己的长衫”是新时代青年面对挑战时的一种自嘲,其精神内核仍然是一种不妥协的态度,不应对其进行批判。
  B.“啃老”“宅”“躺平”“孔乙己文络热词带有的消极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加剧了青年人的压力和焦虑。
  C.在孔乙己的故事中,“长衫”是一种身份符号,能够与地位的卑微、生存的艰辛的“短衣帮”区分开来。
  D.现代青年经常不满、抱怨,活得很累,是因为其自我要求高,常常处于“求不得”的境况之中。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家》杂志特邀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当下引发热议的“孔乙己的长衫”进行解读,是希望能够解答新的时代课题。
  B.当代青年如果能够在多元的评价标准中成长起来,在面对多元开放的社会和文化时,就不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
  C.青年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通过打王者荣耀、吃大餐等方式,来感受当下的快乐,缓解压力和疲惫感。
  D.三篇选文虽然都谈到了青年困惑,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小标题中的“标”“本”“药”非常精炼的将这种不同指出来了。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张荣华“晴耕雨读”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罢官北归,张孝祥在《过洞庭》中写道“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B.被贬黄州后,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C.受到反对者的排挤,屈原在《离骚》中说“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D.知音难觅时,黄庭坚在《登快阁》中说“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4.编者在选文中标注详细的作者信息,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何用意?(4分)
  5.如何解决“青年失落”这一新的时代课题?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文本一:
  走向虫子(节选)
  刘亮程
  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蜣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而且,只要蜣螂稍一松劲,粪蛋有可能再滚下去。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却不知蜣螂要把它弄到哪儿。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些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假如弄明白的话,我一伸手就会把这个对蜣螂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