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7张。教案约2170字。
北京市大成学校    田萍
授课教师:田  萍科 目:语 文  授课时间:2006.3.7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 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研讨、比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    

标1.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神话的特点。
  2. 能力目标:练习扩写,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3. 德育目标:了解神话是人类的第一笔精神财富。 
重点      分析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

点   练习扩写,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导入新课:
师: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原始社会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像,他们把自然力神化、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其中的人物形像,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今天,就让我共同欣赏、品味几则中国古代神话吧!
三、分析《女娲造人》: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
1、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
2、女娲是人头蛇身的神。
3、传说中以为女娲是伏羲的妹妹,“昔宇宙初辟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中。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娶妇执扇,像其事也。”
4、女娲造人
5、女娲补天
(三)发挥想象:
1、推测女娲造人的动机。
2、女娲造的人为什么有富贵和贫贱之分?
原始初民尚无阶级的概念,阶级的概念是后人加的,是阶级社会生活形态的反应;是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观地解释客观存在,即:社会有贫富之别,有阶级之分。这种区别是怎样产生的?他们认为是天生的,是生而有之的。
四、分析《精卫填海》:
(一)学生齐读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