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 约13340字。
2023年春期高中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高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认识和把握墨家哲学的精义与根本?学者多以“兼爱”作为墨家思想的旗帜与纲领,将“非攻”“天志”等其余诸论视作“兼爱”的延伸、落实与保障,从而凸显出了墨学重“爱”的精神品格。有的学者则试图以墨学作为对接西方逻辑与科学传统的本土思想文化资源,力图开出墨学所谓重科学、重逻辑、重理性的精神风尚。还有的论者试图以“义”来整合墨家诸说,以期彰明墨学最为贵“义”的精神风貌。但也有论者给予墨学以一种彻底否定性的评价,认定其是为专制统治乃至特务统治张目的祸人之术,不足为取。
墨家向以贵“义”自许。如《贵义》有言:“万事莫贵于义”。然墨家所论之“义”,其实为“利”。《经上》说“义,利也”。但墨家所说之“利”,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种天下之公利,又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经说上》进一步解释说:“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这也就是说,墨家既重视为义者要以“兴天下之利”作为自己的本分,也强调为义者要培育自身兴利除害的才能,前者是为义者应有的动机与德性,后者是为义者当有的资材与德行。
墨家所孜孜以求的“天下之利”,归根到底是宰制天下的君主及其统治阶层之利,还是作为士、农、工、商等阶层的人民之利呢?如若是前者,所谓“天下之利”就实为统治阶层之私利的托庇之辞,而“兴天下之利”也就成了奉天下之财用以满足统治阶层之穷奢极欲的粉饰之言。如若是后者,所谓“天下之利”实就是对民生民利的一种维护,也就是对统治阶层只顾自利而罔顾民利的一种抗议。若单从动机的角度来看,墨家所述的“兼爱”“天志”“节用”等说,在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民生民利。“兼爱”要求统治者应当像爱利自身、自家、自国那样去爱利他人、他家、他国,尤其是要普遍地爱利天下民众。“天志”则悬设一大公无私、竭诚为民、能赏善罚暴的至高无上之天,以规约君主的言行,使其能实行“兼爱”的义政义事。“节用”则从民生基本所需的衣、食、住、行、葬、乐等角度,规劝统治者应当力行节约之道,“去无用之费”以实现对民生民利的保全。同时,墨家还为统治者树立了能保民、爱民、利民的以大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学者对墨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他们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立场是一致的。
B. 墨家所说的义就是利,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的治道现实。
C. 墨家重视科技和理性思维方式,这些都可以在墨家的“三表法”中得到体现。
D. 墨家看来,遵循“异类不比”的基本思维原则,是正确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论述了墨家哲学的精义与根本,以及它贵“义”自许的价值观念和重视理性的思维方法。
B. 文章例举《贵义》《经上说》中的话,是为了阐明了墨家向以贵“义”自许的观点。
C. 墨家的技术价值观念以爱民、利民为本,公输削鹊的故事就体现了这种观念。
D. 文章在解释墨家的学说主张“类”与“故”时,将“类”与“故”进行了对比论证。
3.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有关“爱民”“利民”的思想中最接近墨家的一项是(3分)
A.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C.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韩非子
D.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上,一款手机直插式紫外线迷你摄像机一经亮相就备受关注,它利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紫外线视觉成像技术,此技术现已应用在气象紫外线强度预报和服务中。
由于同一物质或材质表面反射紫外线强度是均匀一致的,当这一物质表面出现人眼无法识别的脏污、异物、划痕、病变时,此处吸收和反射紫外线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