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05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蓝袍先生
  陈忠实
  我爷爷徐敬儒,是清帝的最末一茬秀才,因为科举制度的废止而不能中举高升,爷爷只好穿上蓝袍在杨徐村坐馆执教,教的是他的“四书五经”。我爷爷把门楼上那副“耕读传家”的题匾挖掉了,换上一副“读耕传家”的题匾,把“耕”和“读”的位置做了调换。爷爷瞑目前,选定我父亲做他的接班人,父亲穿上了爷爷留下的蓝袍去私塾坐馆执教。在我刚满十六岁时,父亲选定我作他的替身去坐馆执教。
  过罢正月十五,私塾又开学了。我穿上蓝布长袍,第一次去坐馆,心里怎么也稳实不下来。我抬起头,像父亲那样,既不仰高,也不低垂,两目平视,梗着脖根,决不左顾右盼,努力做到不紧不慢,朝前走过去。
  “行娃……唔……徐先生……”杨五叔笑容可掬地和我打招呼,“你坐馆去呀?”
  “噢!对。”我立即站住,对他热诚的问话表示诚意的回答,站下以后,却又不知再该说什么了。我立即意识到,不该停下脚步,应该像父亲那样,对任何人的纯粹出于礼节性的见面问候之词,只需点一下头,照直走过去,才是最得体的办法……我立即转身走了。
  走进学堂的黑漆大门了,学生们已经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除了新添的几个启蒙生,教室里坐着的全是那些春节以前和我同窗的本村的熟人、同伴、同学,我今天看见他们,心里却怯了。
  我走向那张四方教桌,偏不注意那几个扮着怪相的脸。我在父亲坐过的那把直背黑漆木椅上坐下来,腰似乎自然地挺直了,父亲就是这样挺着身坐。
  我在父亲用过的石砚台上滴上水,三只指头捏着墨锭,缓缓地研磨。磨墨也该像个先生磨墨的姿势,不能像下边那些学生乱磨,最好的姿势当然只有父亲磨墨的姿势了。
  我转过头写字,刚写下两字,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蓝袍先生——”
  我的脑子里轰然一声爆响,耳朵里传来学堂里恣意放肆的哄笑的声浪。我转过头,看见一张傻乎乎愣笑着的脸,这是村子里一个半傻的大孩子。这个傻瓜蛋儿,打破他的脑袋,也不会给我起下这样一个雅号的,我立即追问:“谁叫你这么称呼我?”
  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静默中潜伏着许多期待。
  “他……他不叫我说他的名字。”傻子说。
  “你说——他是谁?”我冷眼追问。
  “我不敢说——他打我!”傻瓜怕了。
  “我先打你!看你说不说!”我说。
  我从桌上摸过板子,那块被父亲的手攥得把柄溜光的柳木板子,攥到我的手里了,心里微微忐忑了一下,我就毫不退让地说:“伸出手来!”
  傻子脸色立时大变,眼里掠过惊恐的阴影,把双手藏到背后去了。
  我从他的背后拉过一只左手,抽了一板子,傻子当下就弯下腰去,用右手护住左手嚎啕起来:“马娃子,×你妈!你教我把人家叫‘蓝袍先生’,让我挨打…… 呜呜呜呜呜……”
  我立即站起,一下子瞅住杨马娃,这个暗中专门出鬼点子捣乱的“坏头头”。不压住这个杨马娃,我日后就难得在这张椅子上坐安稳。我命令:“杨马娃,到前头来!”
  杨马娃虎不失威,晃一下脑袋,走到前头来了。他应付差事似地朝我草草鞠了一躬,就站住了。
  “是你给他教唆的吗?”我斥问。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爷爷穿蓝袍在杨徐村坐馆教授“四书五经”,信奉“读耕传家”,表现了其作为旧文化继承者的形象。
  B.当“我”听到“蓝袍先生”的称呼后,脑子里轰然的爆响及后来严厉追问,表现出“我”心思的缜密。
  C.“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他被“我”打人的行为所吓到。
  D.“我”第一次执板打人,心里反倒添加了一缕说不清的滋味,表现出“我”打人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介绍父亲选定“我”作他的替身去坐馆执教,交代了我的身份,为下文“我”敢对曾经的同窗动手作了铺垫。
  B.父亲虽然是小说展现的次要人物,但他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我”的人物形象。
  C.“我”将蓝色长袍改成了“列宁装”,就像卸下了钢铸铁浇的铠甲,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我”解脱后的轻松。
  D.小说主要以对话式展开,既推动了情节的快速发展,也便于表现人物紧张丰富的内心活动,凸显了小说人物性格。
  8.文本末段画线句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9.小说从“我”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有何妙处?(6分)
  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在一年之前,这寂静和空虚是并不这样的,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
  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番中了。
  募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我的心宁帖了,跌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