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52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官司(节选)
  杨金远
  [前情提要]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鲁南战场上一次战略转移行动中,某部三团一连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团长告诉一连连长老谷午夜听到军号声后才可以撒退,但是晚上所有人都没有听到军号声。结果,除老谷被一对农民夫妇搭救外,其他人全部牺牲。老谷从此踏上寻找三团长的路程,决心找三团长问个明白。后来在长江边找到了另一支解放军部队,认识了一位营长,老谷跟随营长一段时间后决定去北京找人打听三团的下落。
  老谷真的去了北京。时间是1952年4月。一切似乎都有点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老谷哪里来那么大的能耐,居然有办法找到了解放军总后勤部。
  一个青年军官接待了老谷。青年军官被老谷迫切要找到三团的精神感动了,他替老谷查阅了数不清的档案材料,又打了数不清的电话,最后,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老谷,三团真的出国了,去朝鲜战场了。他让老谷不要到处乱跑,回去好好待命,总有一天团长会派人去找他的。
  青年军官最后一句话或许只是随便说说,老谷却当真了。老谷说,依你这样说,我只有回去等团长他们了?
  青年军官已经被老谷搞得有些心烦,他说,是这样的,否则的话到时团长就是回去找你也见不到你。
  老谷说,要是团长不回去我又该怎么办?青年军官几乎是在应付了。他说,团长已经答应过你等他的号子,团长不会不回去找你们的。你真的不好乱跑。
  老谷真的听信了青年军官的话,决定回鲁南将军庙等团长。老谷在鲁南的那个小山村一等就是四十多年。
  老谷终于决定要跟团长打一场官司,好好跟团长算算这笔账。
  那一年,老谷已经70岁了。①满头的白发,脸上尽是纵横交错的皱纹,像龙眼的树皮一样。老谷心里想着,要是团长还活着,也该是70多岁的人了。
  老谷已经感觉到自己来日无多了。
  老谷想,这场官司要是再不打,就来不及了。那时,他就是到了阴曹地府,也无脸见一连的弟兄们。
  团长实在太过分了,团长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说好要吹号的怎么又不吹了呢?要是当时团长吹了号子,一连就不会输得那样惨了。
  老谷不知道这个官司该怎么打。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官司让他打赢了,团长不在又有什么用,官司还不是白打了?
  老谷被这件事搅得心里很痛苦,他不知道这个官司到底还打不打?
  老谷万万没想到就在这时,在东北垦荒的营长会给他寄来一封信。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年军官对老谷的态度由感动到心烦、应付,侧面表现出老谷为一连战士讨个说法的执着与较真。
  B.小说通过写警卫员与老谷的对话,塑造了团长爱惜士兵、以大局为重并最终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
  C.警卫员之所以不愿提起那段历史是因为那段历史过于残酷,不便于公开,而且让团长心怀负罪感。
  D.老谷虽然知道了事情真相,但对他和团长之间到底谁对谁错始终没有弄明白,最后带着遗憾离开。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对老谷苍老外貌的描写,表现了他等待时间之久、寻找团长之苦,并暗示出打官司的紧迫性。
  B.句子②中的“凉”字,写出了老谷预感到团长可能已经离世,自己无法获得答案的一种悲凉和失落。
  C.句子③中的“诡谲”写出了老谷看到团长照片时的错觉,说明他已经猜到当年是团长故意不让吹号的。
  D.句子④用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在残酷的战争而前,团长让战士们抱着生还的希望走向必死境地的无奈。
  8.寻找团长、弄清真相的过程中,老谷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9.小说围绕“官司”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请谈谈这样构思的艺术性。(6分)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
  沈从文
  那条河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①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袴,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②秋冬来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