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 约8930字,答案扫描。

  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共 9 页,27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4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 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16 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 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 300 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
  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 1846 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 “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 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检验路线之正确与否,情形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订自己的路线时,当然要从现实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出发,依据革命理论的指导并且加以论证。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个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20 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工人运动中,都发生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那时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是考茨基,列宁主义者是少数,斗争持续了很长一个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   “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一个时期内,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没有占主导地位。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   实践。
  (节选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先从理论上阐述观点,再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革命实践三方面举例论证。  B.区别真理和谬误,关键是确立一个检验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C.门捷列夫和哥白尼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被证实,是因为他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  D.人的思想是属于主观领域的,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2. 下列论证方法材料没有运用的一项是(3 分)
  A.对比论证 B.道理论证 C.类比论证 D.事实论证
  3. 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推理形式和材料第②段画线部分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马厩中有条狗,半夜有人进来把马牵走,它竟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福尔摩斯探案集》)
  B.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D.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春秋》)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①他们航行顺利,老人将他的手浸在海水里并试图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天空上有高层积云,积云上还有足够多的层卷云,老人知道轻风会持续整夜。老人经常看着那鱼来确认这件事是真的。那是距离第一尾鲨鱼攻击他的前一个小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