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60字。
古代诗歌阅读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
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①。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②。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③?快投笔,莫题柱④。
【注】①韩五: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轻时有“泼韩五”的诨号。②谷城公:亦称黄石公,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骊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传说唐朝李筌曾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他讲解《阴符》秘文。③金汤:“金城汤池”的省语,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张许:张巡和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④题柱:汉代司马相如过成都升仙桥,曾在桥柱上题字说: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用极形象的比喻表现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形势的紧迫,铮铮有声。
B.作者频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既增加了词章的感染力,而且一气呵成,有如环环相扣的论说文,逻辑严密。
C.“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借用张良和李筌的典故,说明没有“谷城公、骊山母”那样的世外高人,怎能保家卫国建立功勋呢?
D.“棋柝联句”表达作者报国从军的夙愿,“叹而今”一事无成,“北风”暗指北方来的蒙古兵,“冲梯屡舞”写出了蒙古军队攻势的凶猛。
16.本词运用哪些艺术手法论证了任人唯贤的人才观,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笔两句塑造了一个病后瘦损、客居江边的形象,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B.颔联既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赤子之心,也有经历挫折后的无奈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