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00字。

  写作专题
  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材料二:邯郸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东风,以全新的形式将古韵文化植入到人们的心里。比如:在邯郸市博物馆的数字成语馆中,来访者可以和成语文化数字虚拟代言人“邯丹丹”同台竞技,进行成语接龙比赛;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持手机游古街,就能与其中的历史人物虚拟合影。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点亮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林黛玉体”在网络走红,在某社交平台,拥有1.3亿阅读量和5.3万讨论者。有人认为,这种“亚文化”的流行,推动了古典文学的传播,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但也有人说,这种“梗文化”,破坏经典文学的美感,是对经典的随意糟蹋,令人不适。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字,在甲骨文中,由两个面朝左侧立的“人”构成。一个“人”在前,一个“人”紧随其后,像两人前后相从之形。本义为跟随,后引申出“顺从”等意思。
  “比”字,在甲骨文中,由两个面朝右侧立的“人”构成。两个亲近的人,紧靠相依,并肩向前。本义是靠近、紧靠、亲近,后又引申出“勾结”等意思。
  “北”字,在甲骨文中,两个人背对背站立,像是两个人吵架之后的画面。本义为背离、相背,后引申出“败北”(古时作战,打了败仗向后逃跑总是以背对敌,所以“北“有“败”的意思)等意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