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1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题目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家眷(juàn) 狩猎(shòu) 矗立(zhù) 接踵而至(zhǒng)
B.褶皱(zhě) 烘烤(hōng) 枯燥(zào) 拾级而上(shí)
C.眼眶(kuàng) 铿然(jiān) 趋势(qū) 安营扎寨(zhá)
D.篆章(zhuàn) 屠杀(tú) 妩媚(wǔ) 风雪载途(z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震耳欲聋 气喘吁吁 不知所措 含苞欲放
B.多多益善 戛然而至 相辅相成 霓裳羽衣
C.论资排辈 袖手旁观 强词夺礼 和言悦色
D.怒不可遏 纷至沓来 目炫神迷 消声匿迹
3.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5)题中任选4题;在第(6)~(8)题中任选1题】(6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4)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亲人见了亲人面, 。(贺敬之《回延安》)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杜甫的崇高理想和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7)朋友要远行,你可以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 ,
来劝勉他,不要因为分别而感伤。
(8)诗人常借诗句哀民生之艰,叹百姓之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是杜甫对捕吏凶暴、老妪凄苦的揭露;“ , ”(《卖炭翁》)是白居易对老翁矛盾心理的生动体现。
4.根据本学期所读名著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阅读笔记。(3分)
主题:苦难人生
作家 作品 人物 遭遇 选择
路遥 《平凡的世界》 ① 因救人受伤、毁容。 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执意回到煤矿
罗曼??罗兰 ② 贝多芬 听力衰退,逐渐耳聋。 创作《英雄交响曲:巴拿马》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③ 手术之后,决定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写下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启示:三位主人公面对生命中的种种苦难,始终不曾放弃,不曾退缩。他们在厄运中寻找生命的方向,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挫折,让生命变得更美好,更有意义。
①
②
③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所谓节制,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对利益、欲望、情感等进行控制、调节,使之合理、得当。②节制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相反,惟有懂节制、能节制,才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③节制要求人有节、有度,“从容中道”,恰到好处。
④ ⑤孔子是一个个性鲜明、兴趣爱好广泛、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又是一个很有节制的人。⑥他既能“从心所欲”,高度自由,又能言行举止“不逾矩”。⑦“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1)第②句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1分)
(2)语段中第④句话缺失,请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1分)
(3)第⑥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4)请提取第⑦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了解“和”文化】下面是用两种不同字体书写的汉字“和”。请你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字体。(1分)
【活动二:探讨“和”内涵】根据之前所积累的有关“和”的词语,解读“和”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请你在横线上补充C同学的解读内容。(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