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40字。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六十岁。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D. 古诗词中常常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2.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C. 当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D.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精品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手法,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3. 按要求填空。
(1)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2) 蒹葭采采, ______ 。(《蒹葭》)
(3) ______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 ______ ,在城阙兮。(《子衿》)
(5)与君离别意, 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______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常建通过描写“ ______ , 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成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淡泊的情怀:“ ______ , ______ ”(《送友人》)中山的静默与水的远去,暗示了李白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______ , _____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4. 阅读名著《经典常谈》选段,按要求回答。
【文段一】
????篇中陈说唐、虞、三代的治,桀、纣、羿、浇的乱,善恶因果,历历分明;用来讽刺当世,感悟君王。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警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
【文段二】
????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趴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
文段一中的“他”是指 ______ ,选段所分析的篇目名称是 ______ ;文段二中的“他”是 ______ ,他后来劝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所以属于 ______ 派。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4.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