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220字。

  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得所以并天下之形,而天下遂至于必可并;六国有可以拒秦之势,而秦遂至于不可拒者,岂秦为工于毙六国耶?其祸在乎六国之君,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故也。秦之为国一而已矣,而关东之国六焉。计秦之地居六国五之一校秦之兵当六国十之一以五一之地,十一之兵,而常擅其雄强以制天下之命者,由其据形便之居,俯扼天下之吭,而蹈其膺背于足股之下故也。使六国之君知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相与致诚缔交,戮力以摈秦,即秦诚巧于攻斗,则亦何能鞭笞六国,使之骈首西向而事秦哉!又况得以一一而夷灭之也。
  盖六国之势,莫利于为从,莫害于为衡。从合则安,衡成则危,必然之势也。方其为从于苏秦也,秦人不敢窥兵函谷关者十五年。已而为衡于张仪,而山东诸侯岁被秦祸,割地以求事秦之欢,卒至于地尽而国为墟。六国固尝收合从之利矣,然而终败于为衡之害者,其祸在乎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故也。所谓战所可亲、忘所可仇者,秦人稍蚕食六国而并夷之,则关东诸侯皆与国也,宜情亲势合以谋抗秦。然而,齐、楚自恃其强,有并吞燕、赵、韩、魏之志而缓秦之祸;燕、赵、韩、魏自惩其弱,有疑恶齐、楚之心而胁秦之威。是以衡人得而因之,散败从约,秦以气恐而势喝之,故人人震迫,争入贿秦,唯恐其独后之也。曾不知齐、楚虽强,不足以致秦之畏,而其所甚忌者,独在乎韩、魏也。韩、魏者,实诸侯之西蔽也,势能限秦而使之无东。秦苟有以越之,我得以制其后,此秦之所忌。使齐、楚、燕、赵审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知韩、魏之为蔽于我,委国重而收亲之,固守从约,并力一志,以仇虎狼之秦。使其一下兵于六国,则六国之师悉合而从之,则秦甲不敢轻越函谷,而山东安矣!
  (选自何去非《六国论》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
  计 秦 之 地 居 六 国 五 之 一 校 秦 之 兵 当 六 国 十 之 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战其所可亲”与“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中的“所”字用法不同。
  B.“即秦诚巧于攻斗”与“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诚”含义相同。
  C.“使之骈首西向而事秦”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中“向”含义相同。
  D.“秦苟有以越之”与“终苟免而不怀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苟”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六国如果能意识到最大的威胁是秦国,并团结起来抵御秦国,那么即使秦国擅长征战,也不能打败他们。
  B.六国曾结盟一致讨伐秦国,但因为后来齐国和楚国想要吞并其余四国,于是合力攻打这四个国家,合纵就此瓦解。
  C.六国本来有抵御秦国的实力,但是六国国君却震慑于秦国的威胁,于是争着去贿赂秦国,唯恐落后于其它的国家。
  D.作者在结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如果六国坚守合纵策略,那么秦国的军队就不敢轻易越过函谷关去攻打六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六国之势,莫利于为从,莫害于为衡。
  (2)割地以求事秦之欢,卒至于地尽而国为墟。
  14.在作者看来,六国中哪些国家最让秦国忌惮?请指出并结合文本阐述原因。
  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