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50字。

  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试卷
  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21分)
  草木无言,在年复一年的漫长岁月中,孜孜不倦地书写着浩瀚自然永恒的美。草木的风姿丰富着我们的审美,草木的清香氤氲出独有的风味,草木的神韵牵动着人们的情思。
  (一)其姿
  又是一年春来到,贺州市八步区的数万亩李花如约绽放,吸引不少游客前去踏青赏花,感受春的气息。在八步区贺街镇西南村的三华李种植园,连绵起伏的山头随处可见盛开的李花,明媚的阳光和跃动的花影相映成趣,一团团、一簇簇,压满了枝头,引得游客伫立。微风吹来,朵朵李花仿佛在低吟浅唱,淡淡的清香yíng绕鼻尖,瞬间把游客带入了“千片万瓣舞轻扬,暗香浮动如飞雪”的诗意境界,令人流连忘返。
  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伫() (2)yínɡ()
  2.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二)其香
  千百年来,经过播种、采撷、浣洗、醅制,让草木独有的清香滋养着人们的味蕾。入春过后,艾草萋萋,采一把做成软糯鲜香的青团,温暖了时光;端午时节,青青粽叶包裹着晶莹可口的糯米,缕缕粽香随阵阵轻风飘进了千家万户;秋风习习,丹桂摇曳,摘一捧桂花酿一壶酒,那幽幽馨香便在唇齿间缠绕……人情隽永,味入草木,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记忆。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萋萋:__________ (2)摇曳:___________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2分)
  ①朱槿引蝶春光美 ②一池夏荷送晚香 ③明月皎皎伴人归
  ④流水迢迢青山隐 ⑤丹桂酿酒秋意浓 ⑥红梅吐蕊傲冰雪
  上联: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情
  草木与文学一起传唱着千古情思。“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淑女手中的水草牵引君子的思慕之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天的芦苇见证迷惘中步履不停、追寻不止的理想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盛放的桃花鲜艳似火,满载着人们对少女的赞美和祝愿。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2分)
  A.在八步区贺街镇西南村的三华李种植园,连绵起伏的山头随处可见盛开的李花。
  B.千百年来,经过播种、采撷、浣洗、醅制,让草木独有的清香滋养着人们的味蕾。
  C.端午时节,青青粽叶包裹着晶莹可口的糯米,缕缕粽香随阵阵轻风飘进了千家万户。
  D.“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盛放的桃花鲜艳似火,满载着人们对少女的赞美和祝愿。
  6.飞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饱含诗词之趣。今天我们也一起书写“花”字飞花令,共赴一场诗文之约。(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韩愈 《晚春》 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①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
  陆游 《游山西村》 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龚自珍 ④ 赞扬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杜牧 《泊秦淮》 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⑤___________。
  赵师秀 《约客》 表现出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 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⑧__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 ⑨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
  陆游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悬知寒食朝陵使,
  ??___________。
  二、阅读(共3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7分)
  【材料一】
  中国人爱花赏花之俗由来已久。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有盆栽花木纹祥的陶片,证明了距今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和品鉴花卉了。中国还有专属于“花”的节日——农历二月十二日的花朝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花朝节人们赏花、簪花、敬花神……与其他节日里花用以增添节日气氛不同,花朝节里花是主角,人们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花展开。重要的节日里赏花,平常的日子里也要赏花。饮酒观花、品茗对花、吟诗咏花……人们不仅品鉴花的姿色气味,还吟咏花的寓意内涵,从花的生长中感悟生命的律动。赏花在中国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里。
  赏花文化发展到唐宋时期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