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60字。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八年级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小葭同学设计的开场白,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透过凝练隽永的经典诗文,我们可以与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我们能随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感受远离尘世的快乐“山光悦鸟性,① ”;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体验到牧歌式的田园生活“② ,鸡犬相闻”;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感受竹林幽深冷寂的氛围“寂寥无人,凄神寒骨,③ ”;从李白的《送友人》中欣赏山的青绿,水的流转“④ ,⑤ ”;从《庄子》中感受大鹏迁徙南冥的磅礴气势“水击三千里,⑥ ”。也能听见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饱览人民困苦后的真挚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⑦ ”;能听见白居易《卖炭翁》中烧炭老人的矛盾心理“⑧ ,心忧炭贱愿天寒”;能听到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仍香气不改的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的内心独白“⑨ ,⑩ ”。
2.(7分)小葭同学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后,写了一段随笔,请你参与修改讨论。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甲】 (A.聚焦B.聚集)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使与典籍相关的人物故事【乙】 (A.栩栩如生B.历历在目)。既有忠于历史的讲述,也有属于当代的表达;既有声光电交织的震撼① (A.gánB.hàn)场面,又有倾情演yì② 的细腻情境,舞美设计、氛围营造、观众席及表演位置的安排等都承担着空间叙事。
(1)①处给加点字选择拼音,②处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②
(2)从括号内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
【乙】
(3)文中画波浪的句子是病句,请加以修改。
3.(3分)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北京冬奥会上,和体育同样具有连接人心、打通人心力量的,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华文化。大到场馆设计:首钢滑雪大跳台造型巧借敦煌壁画中飞天丝带的灵动气韵,因而别号“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同时化用“中国龙”的意象和中国古典园林水榭长廊的设计理念;______。小到一盏灯、一枚徽章、一件礼服:______;会徽在方寸之间创造性地汇聚了篆刻、剪纸、书法与冰雪运动
①“火种灯”造型和巧思都受到西汉长信宫灯启发
②颁奖礼服如“鸿运山水”“唐花飞雪”,同样是对传统的化用
③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宛如“雪长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作于词人初到黄州时,描写词人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
B.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温馨的环境氛围。
C.“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幽人与孤鸿,写孤独感。
D.这首词借助孤鸿托物写怀,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