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00字。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高二语文教学案(72)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编写:于国松  审核:谢立文
【学习目的】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学习建议】
1、诵读
2、阅读关于古典诗歌的鉴赏性文字,以体会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思想方法。
3、注意积累古典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
       
【学习时数】两课时
【文本解读】
一、初唐诗基本风格与成就
从明代开始,研究唐诗的人习惯上把唐诗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从唐王朝建国,即公元六一八年起,到八世纪初,即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将近一百年,时间跨度最大,成就却最低。是唐诗从陈隋遗风到形成风骨兼备的盛唐之音的过渡阶段。
初唐的诗坛,还在南朝追求形式美的装饰风格笼罩下。由宫体诗中破壳而出,拓开新的诗歌天地突破口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诸人,即所谓“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开始冲破唐初宫廷诗风的束缚,使诗歌从应制应酬,歌功颂德的圈子里跳出来,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但是他们还缺乏强有力理论武器,使唐诗总结过去,迎向未来。历史选择了陈子昂,来完成这为唐诗展开一个新天地的使命,陈子昂旗帜鲜明地反对南朝的贵族文学,反对那种只求词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诗风。提倡必须清除诗歌的形式主义,恢复富于思想内容的汉魏诗精神的积极的复古主张。他不仅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而且诗歌创作也实践了自己的理论
陈子昂而亲身实践这一主张的是其《感遇》三十八章。全篇以古体写下的《感遇》,时而感叹时政,时而语含讽刺,有时则以抒情的笔调歌咏新鲜的情景,明确地表现出诗人的个性。在这些诗作中完全扫除了齐梁体诗那样的脂粉香,被认为是风格劲健的优秀作品。
二、陈子昂和《春夜别友人》(其一)
陈 子 昂(约 659 ~ 700 ) 唐 代 文 学 家。 字 伯 玉, 梓 州 射 洪(今 属 四川) 人。 因 曾 任 右 拾 遗, 后 世 称 陈  拾 遗。 青 少 年 时 轻 财 好 施, 慷 慨 任 侠。 24 岁 举 进 士, 以 上 书 论 政 得 到 武 后 重 视, 授 麟 台 正 字。 后 迁 右 拾 遗。 曾 因“ 逆 党” 反 对 武 后 而 株 连 下 狱。 在 26 岁、 36 岁时 两 次 从 军 边 塞, 对 边 防 颇 有 些 远 见。 38 岁 辞 官 还 乡, 后 被 县 令 段简 迫 害, 冤 死 狱 中。
陈子 昂 主 张 改 革 六 朝 以 来 绮 靡 纤 弱的 诗 风, 恢 复 《诗 经》 的 “风、 雅” 传 统, 强 调 比 兴 寄 托, 提 倡 汉 魏 风 骨。 存 诗 100 余 首, 其 中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是 《感 遇》 38 首、 《蓟 丘 览 古 赠卢 居 士 藏 用》 7 首 和 《登 幽 州 台 歌》。 他 的 律 诗 较 少, 但 如 《晚 次 乐 乡县》、 《渡 荆 门 望 楚》、 《春 夜 别 友 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