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9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作答,其它试题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区内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和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2分)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 殷红(yīn) 愧怍(zuò) 诲人不倦(huì)
B. 诘问(jié) 模样(mú) 微不足道(zhú)
C. 气氛(fēn) 无垠(yín) 气冲斗牛(dǒu)
D. 邀游(áo) 毋宁(wú) 珊珊来迟(shān)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2分)
A. 学习传统手工艺需要长时间日积月累,如果半途而废就无法掌握技艺的核心。
B.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群拥抱理想的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专注于学问。
C. 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D.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家喻户晓,但背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却鲜为人知。
3.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汉字不仅有力助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汉字就接连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闪亮的文明印记。a至今仍有部分亚洲国家将汉字作为国家通用文字。b汉字在这些国家的应用与传播,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桥梁。
A. “助推”“的”“为”“重要”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助词、介词、形容词。
B. “春秋战国”是并列短语,“接连传入”是动宾短语。
C. 画线句a“至今仍有部分亚洲国家将汉字作为国家通用文字”表达不准确,修改方法是在句子末尾加上“之一”
D. 画线句b“汉字在这些国家的应用与传播”表达不准确,修改的方法是把“应用”改为“使用”。
4.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 ▲ )(3分)
A. “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和杜牧并称“李杜”。我们学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
C.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的梦想。
D. 《红岩》中,出身大地主家庭的刘思扬,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散尽家财,为信仰劳碌奔波,先后两次被捕入狱,从渣滓洞被假意释放后,又被投入“白公馆”,最后不幸牺牲。
5.选出下列对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 ▲ )(3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的景象,写出农家的热情,抒发了诗人做客农家的感受。
B. 颔联展示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
C. 颈联描写了山西村欢庆“春社”的古朴风俗,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 尾联笔调忧伤,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探究读书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2分)
材料一: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追求。书页里,蕴藏着万千气象。人们徜徉其间,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既能汲取知识雨露,也能吸收思想精华,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成长与淬炼。
材料二: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在武汉地铁香港路站,读书分享活动上的阵阵书声,吸引过往乘客驻足观赏;国家图书馆新版网站上,新增的无障碍浏览辅助工具,为老年人、视力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带来便利;在天津滨海新区茶淀街五羊里社区,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与自闭症儿童一起享受阅读……读书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