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870字。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学家卡林顿在对太阳黑子进行常规观测时,发现在太阳黑子群中出现了两个异常明亮的区域,其亮度居然超过了太阳光球背景的亮度。这个现象持续了5分钟之久,同时还伴有强烈的地磁扰动,电报通信一度中断。这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太阳耀斑,而且这次观测到的太阳耀斑是耀斑中活动最剧烈、极为罕见的白光耀斑。
  太阳等恒星的大气中充满磁场,磁场的结构越复杂,磁场储存的磁能就越多。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就会通过爆发活动释放出来。太阳耀斑就是太阳爆发活动的形式之一。
  恒星耀斑会破坏恒星周围行星的臭氧层。一旦行星失去了臭氧层的保护,恒星发出的紫外线就可以穿透大气层,威胁行星上可能存在的生物的生存。那么,为什么太阳身边的地球能逃过耀斑的“打击”,诞生生命呢?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曾华说:“这是因为像太阳这样的G型恒星,即便频繁发生耀斑现象,对周围行星大气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张曾华指出,温度稍冷的K型恒星和更冷的M型恒星所产生的耀斑,对它们周围宜居带内行星大气的影响就很大。
  太阳没有年轻恒星那么活跃,其耀斑活动并不频繁。同时,地球自身也有磁场,能够使具有破坏性的太阳风发生偏转。与太阳这类G型恒星不同的是,K型和M型恒星有更频繁的耀斑活动,且由于这些恒星比太阳小,其宜居带也相对窄一些,所以,在K型和M型恒星周围,生命存在的条件要苛刻些。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恒星耀斑尽管爆发猛烈且影响不可预测,但并不一定会阻止行星上生命的形成,甚至可能帮助我们发现系外生命。研究人员利用大气模型,详细研究了G型、K型和M型恒星的活动随时间变化对其周围岩质行星的影响。最终发现K型和M型恒星频繁的耀斑活动并没有完全破坏其周围行星的大气,而是让行星的大气达到一个新的化学平衡状态,这一平衡状态与它们在受到耀斑影响前的状态有较大区别。
  那么,研究人员所说的“新的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什么?张曾华解释说,K型和M型恒星频繁的耀斑活动会产生紫外线和高速电子。假设这些恒星周围宜居带内类地行星大气内有大量生物活动产生的甲烷等分子,这些分子在经过紫外辐射的光致激发、光解作用后,会产生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硝酸等分子。同时,来自恒星的高速电子的冲击也会提高行星大气中各种分子的混合程度。如在K型恒星周围行星大气内,新产生的分子会因为行星慢速旋转而转移到行星的昼夜面,并得以保存。在耀斑的频繁作用下,K型和M型恒星宜居带内行星大气的分子的成分和分布情况,可以长时间保持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正是这种新的平衡状态成为我们寻找宜居行星的新线索。张曾华表示,一颗行星中如果有大规模的生物活动,就会产生甲烷等生物特征分子,甲烷会在耀斑的作用下衍生出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硝酸等生物指示分子。如果一颗系外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硝酸等分子的丰度较高,那么这颗行星上就可能有生物活动。因为在缺氧的环境中,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硝酸等分子的丰度都会很低。
  与在恒星发生频繁的耀斑活动之前的状态相比,在这种新的平衡状态下,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硝酸等分子明显增多,也更易于观测。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比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更强大的望远镜,去看清遥远的生物特征信号。
  张曾华认为,美国西北大学的这次研究影响了我们对K型和M型恒星周围行星宜居性的认识。例如,M型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周围的宜居带内就有类地行星Proxima Centaurib,此前人们曾观测到这颗红矮星有剧烈的耀斑辐射,新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其周围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摘编自张晔《破坏性极强的耀斑,却可能给生命留下“余地”》,《科技日报》2021年1月11日)
  材料二:
  四川省稻城县金珠镇境内有一个由数百面白色反射面天线组成的巨大的圆环形望远镜阵列,圆环的正中心有一个约百米高的铁塔。这就是正在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文学家卡林顿在1859年9月1日观测到一种白光耀斑,该耀斑活动剧烈,亮度极高,能量释放持续时间长,对地球产生明显影响。
  B. 太阳属G型恒星,对比太阳与M型恒星可知,太阳温度更高,体积更大,太阳耀斑发生频率更低,太阳耀斑对周围行星影响相对较小。
  C. 利用DSRT研究日冕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形成观测视频,二是研究太阳爆发的过程和机理,三是分析日冕物质抛射的状况和影响。
  D. 2022年3月,DSRT以试验系统验证了总体方案;同年11月,DSRT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023年6月,DSRT有望转入试运行阶段,全面投用。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的大气中充满了磁场,太阳磁场结构复杂,储存了大量磁能,如果太阳磁场中的磁能过多,就会以耀斑这一方式释放能量。
  B.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经过长年观测,发现K型和M型恒星耀斑活动既有破坏行星大气的作用,也让行星大气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C. K型和M型恒星周围宜居带内类地行星大气内含有大量甲烷等化学分子,这些分子会在紫外辐射的作用下产生二氧化氮等分子。
  D. 如果地球之外的某行星上有生命存在,恒星频繁发生耀斑活动会令该行星大气中的生物指示分子明显增多,这一变化将有利于科学家观测。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星的臭氧层有抵挡紫外线的作用,恒星耀斑产生的紫外线如果破坏了行星的臭氧层,就会威胁到行星上可能存在的生物的生存。
  B. 生物活动会产生生物特征分子和生物指示分子,因此可根据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氮等分子的丰度推断该行星存在生物的可能性。
  C. 美国西北大学的这次研究彻底改变了学术界对K型和M型恒星周围行星宜居性的认识,能给探索地外生命的科学家增添信心。
  D. DSRT以实时监测太阳为核心任务,坐落地居民称其为“千眼天珠”,这一名称体现了DSRT的构造特点、当地居民对DSRT的情感态度等。
  4. 与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那台射电望远镜相比,DSRT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
  5. 科普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材料一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C.“利用DSRT研究日冕主要有三个步骤”这一说法于文依据不足。且“研究太阳爆发的过程和机理”与“分析日冕物质抛射的状况和影响”属于不同的研究方向,不能视它们为不同的步骤。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彼此
  林徽因
  朋友又见面了,点点头笑笑,彼此晓得这一年不比往年,彼此同增了许多经验。综合地说,这许多经验是一整片仿佛同式同色、同大小、同分量的迷惘。
  经过炮火或流浪的洗礼,变换又变换的日月,难道彼此脸上没有一点记载这经验的痕迹?但是当整一片国土纵横着创痕,大家都“离散而相失……去故乡而就远”①,自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