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940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就像一瓶让人回味无穷的甘醇美酒。品读《最后一次讲演》,感受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特务诬miè李公朴桃色事件的爱憎分明;品读《壶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联想到百折不náo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品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甲】中体悟古代先贤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品读《诗经》《论语》,深深沉浸于【乙】四书五经【乙】带来的国学精粹……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甘醇              痛斥              诬miè              百折不náo         
  2.文段中【甲】【乙】两处加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语文就像一瓶让人回味无穷的甘醇美酒”的主干是“语文像酒”。
  B.“回味无穷”“爱憎分明”“磅礴雄壮”“忧国忧民”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划线句“品读《壶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雄壮,联想到百折不náo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没有语病。
  二、情景默写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中国古典诗文中,有的直陈其事,如“悠哉悠哉,      ”(《关雎》)直言因相思而彻夜难眠;有的直抒胸臆,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直抒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的语言直白,如韩愈“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用朴实语言写出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有的则相对隐晦,比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悄怆幽邃”,借环境的冷清表达自己被贬后孤寂的心境;有的擅用比喻、夸张,如《<庄子>二则》中“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鹏振翅高飞时的情景;有的擅于刻画人物心理,如白居易《卖炭翁》中“      ,         ”,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三、综合性学习
  5.“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是国家共处的原则。年级组请你参加主题为“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任务。
  【知“和”之义】
  (1)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的本义是:            
  【议“和”之图】
  (2)下图是题为《家和万事兴》的公益广告,请你结合图片中的意象阐述这则广告的精妙之处。
  【传“和”之言】
  (3)为了倡导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共创,年级组要求同学们争做“和”之使者,为社区拟写宣传标语,请你帮忙补写完整下面的宣传标语。
  ,知书明理善为先。
  【寻“和”之用】
  (4)体育课上,小语和小文因打球而起了争执,请你用“以和为贵”的思想劝导他们不要争执。(要求引用一句名言或警句)
  四、诗歌鉴赏
  6.阅读唐代诗人王维的《归辋川作》①,完成小题。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②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③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注释】①744年,王维在辋川购置别业,后因在朝廷受到排挤,开始“半官半隐”生活,《归辋川作》即作于此时。②菱蔓,菱细长的蔓茎。③东皋,指田野。
  (1)请赏析首联中“稍”字的表达效果。
  (2)《唐贤三昧集笺注》评价该诗“仕而不得意之作,含蓄不露”。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颔联或颈联内容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