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20字。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所学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上,与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思想一致,即“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B.杜甫《登岳阳楼》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暮年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
  C.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一句以声写声:箜篌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则是写音响效果:悲抑的琴声使芙蓉哭泣,欢快的琴声使兰花张口笑。
  D.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愁思”就是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一诗的诗眼。诗人如海如天的“愁思”既来自被贬柳州的政治上的失意,又有前路迷茫的惆怅,既有对望而不见的好友的牵挂,又有音书阻隔的孤独。
  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诗歌,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出了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D.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明月”是统摄全诗的灵魂,该诗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青泥何盘盘 ③但见悲鸟号古木 ④但悲不见九州同
  A.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4.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欲收/新麦/继/陈谷
  C.三夜/阴霪/败/场圃 D.多博/村酤/劳苦/辛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