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60字。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翌日(yì) 霎时(shà) 目眩神迷(xuàn)
  B.眺望(tiào) 铸就(zhù) 强词夺理(qiáng)
  C.迂回(yú) 狡辨(jiǎo) 纷至沓来(tà)
  D.敦厚(dūn) 彷徨(páng) 怒不可遏(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慕名来到了这家淄博特色餐馆,品尝到了他们的招牌菜,都真心地夸赞他们的美食名副其实。
  B.在地理学科“一站到底”知识抢答赛上,他知识广博,自圆其说,令对手心悦诚服。
  C.淄博烧烤火出圈了,隔着手机屏仿佛都能听到“噬嘧”的烤肉声,闻到混杂着烟气的肉香。高速公路上,“赴淄赶烤”的车辆川流不息。
  D.韩国在朝韩协议上阳奉阴违,在主动向朝鲜示好的同时,又暗地里与美国谋划新一轮的武器发展规划,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史大家周汝昌先生曾说,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序》《文心雕龙》《红楼梦》,皆属极品,后人难以企及。其中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绝代佳作。今天的绍兴,在兰亭故地辟有右军祠,配建流觞亭、曲水流觞等小品,定格那场雅集盛况。流觞亭廊柱有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A.: 《》 。 ” B.: “” ”。 C.—— “”。 ” D.——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慕名而来的游客如何评价淄博?千龙智库大数据平台生成网络词云图显示,“好客”“热情”“努力”成为评价淄博城市品格的网络热词。
  B.拍抖音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原因,是人们追求时尚生活的意愿不断增强的结果。
  C.中国哲人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D.每到暑假,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到河、湾、塘、坝去游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小说。在“乐土”上生活的童年伙伴们的身上,寄托着鲁迅美好的精神世界。
  B.《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风、雅、颂、赋、比、兴统称为《诗经》的“六义”。
  C.《登勃朗峰》一文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D.《虽有佳肴》和《大道之行也》都选自《礼记正义》。《礼记》与《尚书》《周易》《诗经》《庄子》合称儒家典籍“五经”。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
  ②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
  ③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
  ④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语言是没有文字的。
  ⑤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
  A.③②⑤④① B.⑤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⑤④ D.⑤①③②④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7.默写填空。(8分)
  (1)言心志。陆游《卜算子??咏梅》借梅花自比,“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同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明自己虽遭贬谪也不肯改变高洁的志趣和对理想的坚守。
  (2)诗歌通过描写再现画面,让人如临其境。《蒹葭》开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萧瑟的秋景起兴,让我们深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