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850字。
2023年江西省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社会动荡,中国古代村落一直是最为稳定的社会基本单位,而且都是官方乡村组织的基本载体。
自村落出现迄于战国,一直以宗法血缘组织编制乡村。村落之内均聚族而居,一个村落由若干个家族组成。虽然此时的村落不具备经济、政治与军事的独立性,只是生产与生活单位,但社会管理都以村落为基本单位,赋役征发与分封赏赐也以村落为基本单位,村落一直是最为稳定的社会基本单位。
战国以来,村落功能逐渐完备,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多元化,村落也成为较为独立的社会存在。在各王朝乡村管理体系的变迁中,虽然一直以地缘行政组织编制乡村,经历了乡里制、乡村制以及都保制、里甲制等编制方式,但每一种方式都是以村落为基本单位,作为行政体系的乡村基层组织与作为自然聚落的村落高度重合。
秦汉时期,乡里制成为乡村组织的通制,乡里不仅实现了对绝大多数村落的覆盖,而且还构建起里与自然村落有机统一的村落组织体系。王朝政府在进行乡里编制时虽然规定了乡里规模与户数,但在具体操作时因村设里,多数情况下各村落均设一里。自然村落不仅未被行政组织打破,反而成为行政组织所依托的载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村组织形态虽然不断变化,但对村落的依托并未改变。至唐代,南朝的乡里制转化为乡村制,以里正行其职。乡之下直接以村落为基层单位,设村正为一村之长。《通典》载:“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掌同坊正。”村正“掌同坊正”,而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也即以治安为主。村正除治安外,还作为里正的助手出现,协助里正进行乡村管理。当然,在唐代的乡村社会,里正是乡政行使者,是县级政府的直属胥吏,权限、责任远过于村正,村正只是一个自然村落之首,具有典型的民间色彩,但这恰恰反映了王朝政权对村落地位的重视。
随着中央王朝越来越倚重于田土之征,对人户的控制不断削弱,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基础。因而,宋元时期乡村管理实施了都保制,以加强对人口的直接管理。在这一管理体系中,既以人户数量为单位编制村落,又依原有村落体系适当调整,两者有机统一,村落的完整性同样得以保存。
明清时期乡村管理实施了里甲制,仍然是依托村落而设。里甲制虽然明确规定一甲10户、一里110户,但要求各地在执行中对畸零户就地消化。所销畸零户,就定在编制里甲过程中多出110户的户数。各地在实际编制里甲的过程中,对于畸零户各有变通。除了一些较大的村落一村设置二里或若干里、一些较小的村落一里多村外,多数村落还定里村合一,实现了行政系统与地缘村落系统的融合。
由上可见,各王朝乡村治理体系尽管变化不断,但都未打破村落范畴,村落始终是乡村组织体系中实际的基本单位,对于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农耕文明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马新《论中国古代村落的基本特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村落功能的逐渐完备和其内部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战国之后村范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B. 尽管我国各个封建王朝的乡村管理体系有所不同,但每一种管理体系都重视村落的作用。
C. 宋元时期实施的都保制,既是对前朝乡村管理经验的承袭,也是为了满足当时现实形势的需要。
D. 明清时期的里甲制对一甲、一里的户数都有明确要求,那些多出的户数只能合并到其他村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我国古代村落的特点及作用,交代了全文的论述对象。
B. 文章从第三段起依次分析乡里制、乡村制、都保制、里甲制,论述了村落组织的形态变化。
C. 文章引用《通典》中的话,以文献资料论证了唐代乡村治理中村正所具有的职责。
D. 文章以时间为序,论述并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乡村管理体系的优缺点,观点全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同一村落的人们彼此大都存在宗法血缘关系,而不同村落的人们其宗法血缘往往是不同的。
B. 不管是乡里制、乡村制还是都保制、里甲制,都依托村落设置乡村基本行政单位,保护了村落的整体性。
C. 在唐代社会,政府委任里正、村正进行乡村两级管理,如催交乡村赋税等事务需要里正、村正共同参与。
D. 村落是古代社会的基本单位,尽管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化,但它的存在始终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战国之后村落的稳定性越来越强”错误。原文没有战国之前和战国之后村落稳定性比较的信息,同时,文中第二段说,自村落出现一直到战国,“村落一直是最为稳定的社会基本单位”,既如此,也就没有稳定性的强弱之分。
C.“是对前朝乡村管理经验的承袭”错误。根据原文第六段的信息,宋元时期“中央王朝越来越倚重于田土之征”“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基础”,因而实施都保制,“以加强对人口的直接管理”。可见实施都保制是出于当时现实形势的需要,而并非“承袭”“前朝乡村管理经验”的结果。
D.“那些多出的户数只能合并到其他村落”错误,原文第七段是说“就地消化”。
故选B。
【2题详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文字资料的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和简帛等。这些历史文物及其文字资料都是收藏单位的珍稀瑰宝。古文字资料的文物属性,使得其保护和利用成为长期以来困扰收藏单位和古文字研究者的一大问题。数字化技术可使古文字文物以多维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网络系统和其他电子媒介将深藏于博物馆的珍贵文字文物资料与研究者和公众分享,为古文字研究、传承和传播提供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能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