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59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之所以给今天的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是源于它的两重属性。
首先是知识的“公有性”。与其他资产不同,知识不具有独占性,即你把知识传递给别人后,你仍拥有这种知识,甚至通过互动,你的知识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知识不存在“过度放牧”的问题,研究者梳理得越多,知识就越丰富、越准确。正是由于知识具有这种“公有性”属性,知识才可以“非竞争性使用”,因此,知识属于“非竞争性商品”。
其次,知识具有“非排他性”。当某一知识被公众掌握以后,该知识的创造者就很难阻止其他人利用该知识。任何先进的思想、技术或产品,只要传播的途径畅通,就一定可能很快被模仿。由于知识是“非排他性”的,因此,科技知识的知识产权近20年来不断通过专利、版权等法律保护形式加以肯定和强化。专利活动方兴未艾,版权保护的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尤其是在生物技术、制药、医疗器械和软件等领域。
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下,知识由于无法让创造者以外的人补充、评论或重组,从另一方面阻碍了集体知识的进步。发达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周密保护,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的科学知识成了问题。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知识社会中不同国家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别,甚至产生越来越大的鸿沟。一些跨国大企业纷纷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壁垒,收益递增的正反馈、市场“锁定”和“赢家通吃”必然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化。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也指出:“穷国和富国以及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穷国和穷人获得的资本较少,而且也在于他们获得的知识较少”。
知识产权保护的出发点是权利人在智力创造中付出了劳动,因而他们在一定期限内有权独占其知识产权,并通过市场行为获取利益,甚至获得垄断地位。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无法保护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无法激发个人或企业的创造力;而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反过来又会导致创新者的动机和动力趋向削弱,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的增长。当知识产权被滥用的时候,就会限制竞争,阻碍创新。适度保护将促进技术创新,过度保护将导致垄断,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约滥用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以维护知识产权的公平竞争。
(选自《知识社会中存在知识垄断和知识霸权危险》袁曦临,有删改)
材料二:
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不但存在知识产权强势国家与弱势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更存在知识产权强势国家及弱势国家内部的知识垄断势力和反知识垄断力量之间的矛盾,而在知识产权强势国家,一些反知识垄断力量点起的星星之火实际上正成燎原之势。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识产权授予权利人一定期限内对智力成果的独占使用,究其本质就是一种垄断。
B. 只有少数知识产权引起的阻碍知识传播和利用的知识垄断情形,没有在反垄断法中加以具体界定。
C. 反垄断法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和中国反知识垄断的主要手段。
D. 在权利人的垄断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主要维护前者的绝对利益。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和理念,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将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B. 对知识产权垄断的控制和对知识产权私权的保护,两种做法完全不同,其价值取向也不相同。
C. 经营者凭借学术知识、专业版权等来实施的垄断行为,比一般的商品市场领域的垄断行为可能危害更大。
D. 反知识垄断的世界潮流,为中国在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对外谈判和博弈中说“不”提供了依据。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企业就开始了“圈知运动”,他们到各国去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
B. 中国法律体系的各部门法的立法过程都不容易,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在立法进程中就收到了巨大的外来压力和影响。
C. 视觉中国公司因一方面侵犯原创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对使用者进行“维权敲诈”遭到法律严惩。
D.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知网数据库凭借其独一无二学术资源向高校收取天价续订费一案进行调查。
4. 请根据材料一对“知识产权制度”下定义,并分析其利弊。
5.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例举了微软的事例进行论证,试分析其目的有何不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只有少数知识产权……没有在反垄断法中加以具体界定”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第四段“反垄断反对的只是该法加以具体界定了的垄断行为……也不大可能包括多数由知识产权引起的阻碍知识自由传播和利用的知识垄断的情形”可知,其实是多数由知识产权引起的阻碍知识自由传播和利用的知识垄断的情形没有在反垄断法中加以具体界定。
C.“反垄断法已经成为中国反知识垄断的主要手段”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第五段“国际上这种反知识垄断的动向并没有在中国引起足够的注意和响应”可知,中国在利用反垄断法反对知识垄断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意识和行动。
D.“知识产权制度主要维护前者的绝对利益”说法错误。由材料三第一段“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所寻求的利益平衡,也只是权利人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可知,知识产权保护的不仅是权利人的利益,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知识产权维护的是两种利益的动态平衡,而不是某一方的绝对利益。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巨翅老人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大雨连续下了三天,贝拉约夫妇在房子里打死了许许多多螃蟹。刚出生的婴儿整夜都在发烧,大家认为这是由于死蟹带来的瘟疫,因此贝拉约不得不穿过水汪汪的庭院,把它们扔到海里去。苍天和大海连成一个灰茫茫的混合体,海滩的细沙在三月的夜晚曾像火星一样闪闪发光,而今却变成一片杂有臭贝壳的烂泥糖。连中午时的光线都显得那么暗淡,使得贝拉约扔完螃蟹回来时,费了很大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