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与朱元思书 教案 附译文

教学要点
1、利用录音手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2、 诵读、释词、译句相结合,初步学习利用关键词语分析课文结构、辅助背诵的方法。 
3、 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介绍骈体文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印发《论骈文之所长》。 
引入课文 
——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程序:1、板书:吴均的《山中杂诗》,注明“选自初二语文课本”。 
内容:《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读解课文 

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二读: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