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90字。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题范围:九上+九下前三单元   满分:12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2023.1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把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本人姓名、考场、考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共4分)
  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得益于文化和风细雨的滋润,潜移默化的滋养。近些年来,“文化”一词时来运转,时髦得很。在一些人眼里,不论什么事儿,不管啥东西,倘若不沾点儿文化,就不够水准。于是乎,文化标签想贴就贴,随心所欲。一方面,文化的名目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另一方面,文化的内涵名不①实,牵强附会,成为陈旧的“外套”、廉价的“标签”。文化之所以弥足珍贵,正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有句成语叫作:百星不如一月。意思是群星璀②,不如一③明月的光辉。月亮如此,文化亦然。如果无论良莠都被贴上“文化”的标签,既是文化的不幸,也是文化的悲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qiǎn qiáng yǒu B.qiǎn qiáng yòu
  C.qián qiǎng yǒu D.qián qiǎng yòu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副   粲   轮 B.幅   粲   伦 C幅   璨   伦 D.副   璨   轮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顾诵芬说,他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
  B.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对那些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D.北京冬奥会独树一帜,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清洁电能的奥运会。
  3.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批注表。(8分)
  古诗文名句 修辞 内容情感
  ①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比喻 报效国家的豪情
  金樽清酒斗十千,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夸张 送行宴席的丰盛
  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拟人 西北边塞的荒凉寒冷
  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谐音双关 奉献精神的无私
  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用典 知音难觅的孤寂
  4.下面是同学们的九年级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从阅读任务中任选一项作答。(4分)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第03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04回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05回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06回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08回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17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任务一】《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读者广为喜爱的一个人物形象,他行侠仗义、胆大心细,探究我们应该选择阅读哪一回?为什么?
  关注情节 探究人物形象离不开相关情节。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机智,执着。在“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孙悟空为了护送师父过山,先后与罗刹女、牛魔王争斗,被火烤风吹,都没有动摇,最终借到芭蕉扇,顺利通过火焰山。 【任务二】《儒林外史》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请任选两个情节,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奇”在何处。
  专题探究 围绕人物、事件、环境、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设置专题探究,可以更快速了解名著故事,更深入读懂名著的内涵。 【任务三】读《格列佛游记》时,同学们列举了以下专题。请从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介绍。
  专题一:最有趣的事儿(请列举两件)
  专题二:最奇妙的人物(请写出两个方面,并做简要介绍)
  我选择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浅阅读”对于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6.初中三年,我们的课堂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课堂中不断地成长。现在,请你参加“多彩课堂 你我共成长”综合实践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