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60字。
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写作讲评: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原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讲的是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学问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头,以见识引导弓箭发射,才能命中目标。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字材料分析】
文字材料围绕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展开。《续诗品》是清代诗论家袁枚仿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简括了诗歌创作的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尚识”,就是以见识为高,见识为重。材料指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鹤”这句话“讲的是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处理好“学”“才”“识”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目标。
材料对这句话的意思进行了阐释“学间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头,以见识引导弓箭发 射,才能命中目朽标”。学,是指“学问”,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才”是“才能”,是实 现目标的手段。材料将学问比喻为“弓弩”,将才能比喻为“箭头”,可见两者是相互依存、互相配合的关系。弓和箭是相互配合使用的,只有当学问的弓弩拉得更满,才能的箭镞才会飞得更远。所以,学问是发挥才能的基础,有了学问的积累,才能可以更好地发挥。识, 是指“见识”,为实现目标指明方向、路径。“见识”可以解释为“见闻、知识”。从“识
以领之,方能中鹄”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见识”对“学问”和“才能”的引领作用。一个人通过学习、实践获得厚实的见识,形成一种判断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可以把“学”和“才”用到合适的、准确的方向上,让学问、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人生目标。
综合以上的分析,材料强调 了“学” “才”“识”是实现目标的三个条件,而这三者 的关系是:学问是基础,才能是手段,见识是引领。
【引导语分析】
(一)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