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写景抒情类.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即事感怀类.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山水田园类.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B.“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C.“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入城骚扰。
D.“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B.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C.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D.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3.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越调]柳营曲•江上
查德卿
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①。
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②,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注:①东汉初年,严子陵不愿意出来做官,曾隐居在富春江边钓鱼。②兔魄:指月亮。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调”是元曲宫调之一,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柳营曲”是曲牌名。
B.开篇描绘了一幅渔翁荡舟图,烟雾笼罩,小船自在悠闲,蓑衣雨湿风干。
C.“关关”指鸟鸣声,“啼鸟关关”与“关关雎鸠”在诗歌中的作用相同。
D.曲末以景结情,有画面感,引发读者想象,产生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有人认为曲中的渔翁表面醉心山水,实则怀有心事,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田舍(其一)
文同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①,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②,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注】①碓:舂米的用具。②祷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围绕“田舍”展开描写,展现农家生活情景,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B.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
C.颔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
D.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鸡、犬的叫声,但其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①。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甘露寺多景楼①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②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③。
[注]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时郡守陈天麟所建,是寺内风景最佳处。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行经镇江,登临多景楼。②钟呗:撞钟和唱诵经文声。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提挈全篇,先写诗人有“登楼观景”之念,继而写登楼后倚阑四望,视野开阔。
B.颔联用“乱”“含”“浮”“入”生动写出了云气、水光、晚霞、山色的交相辉映。
C.置身多景楼上,听月光下传来的钟呗声,诗人内心油然而起超然物外的隐逸之情。
D.“万里帆樯海外风”虚实结合,诗人由眼前的航船想象到它们即将入海乘风破浪。
2.宋朝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谈到诗歌的情景关系时曾言:“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这一理论在本诗的情景描写中也有体现,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郡圃春晚
……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明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春闺①
(明)陈子龙②
满眼韶华,东风惯③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④。
[注]①选自《倡和诗余》中的《湘真阁存稿》。《倡和诗余》收录了陈子龙等六人在顺治四年(1647)暮春的唱和之词。②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③惯:照例。④“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风雨摧落满日春光,使人徒生“花难护”之慨,以百花凋零的衰败景象,奠定了凄凉惆怅的情感基调。
B.如果说上片紧扣题目中的“春”字来写的话,下片则重在落实其中的“闺”字,写出了闺中人的相思与幽怨。
C.“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D.“春无语”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鹃” “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的归来。
2.这首词字面上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词
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