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90字。
教师
科目 语文 版本 教师
学生 年级 高三 上课时间
课题:古诗词主观题——意象形象与炼字炼句类 课型:(同步/复习/预科)
课题出处:历年真题与模拟题
教学目标:
1.讲解意象形象的基础知识,进行真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词与相关题型的答题能力
2.讲解炼字炼句的基础知识,进行真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词与相关题型的答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讲解意象形象的基础知识,进行真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词与相关题型的答题能力
2.讲解炼字炼句的基础知识,进行真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词与相关题型的答题能力
教 学 内 容
.温故知新
题型一:内容/主旨类
(一)设问方式
分析对象的关系、概括信息、表现、原因、哲理/道理/启示等。
(二)基础知识讲解
根据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分为八类:离愁别绪、咏史怀古、山水田园、边塞战争、咏物诗、感时咏怀、爱情闺怨、哲理感悟。
(三)答题思路
第一步:读诗词。
第二步:抓关键词/句子,分析作答。
题型二:情感态度类
(一)设问方式
诗句表现什么情感/心境/态度/心情;如何表现情感。
(二)基础知识讲解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即事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寓理于事、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抒怀。
(三)答题思路
第一步:指明诗词的具体情感或抒情方式。
第二步:结合文章作进一步阐述。
二.考点突破
考点一:画面/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提问关键词
诗句表现什么场景/画面/景象;意象的作用。
2.真题示例
(2022全国甲卷)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2018全国II卷)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6高考新课标Ⅰ卷)15.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2020天津卷)15.“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