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920字。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浩瀚的古籍按大类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体现了古人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思考和哲学思想。经部中,现存传世古籍以儒家经典《六经》影响最大。从哲学思想角度看,“《书》以道事”,蕴含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春秋》以道名分”,蕴含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易》以道阴阳”,蕴含丰富的宇宙哲学思想等。具体来看,以《周易》为代表的“三易”中系统的“阴阳”观念及“穷变通久”“中正、中和、时中”“简易、变易、不易”等朴素辩证思想和《尚书•洪范》“五行”揭示了事物相生相克的普遍联系、推衍生灭的唯物观念。子部中,《道德经》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为万物生成模式,《庄子》以“相对”主义、“无为而无不为”为运动方式,共同构建起了“尊道贵德”“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于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平。史部地理类《山海经》等书,也为我们保存了“德义仁礼信”的宇宙观和价值观。集部汇集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
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可以利用典籍中的诸子学说、百家理论,展示中国古圣先贤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的心路历程、思想火花和哲学思维。一是积极利用古圣先贤创造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再思考。比如,中国古代以“三易”阴阳为代表的卜筮教化和以《易传》为代表的三才合一的实践学说,以《道德经》《庄子》抽象的“道”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以《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人本”“民本”和“性本”哲学,等等。二是针对中国哲学史书写存在的西化问题,有的放矢地构建起中国本位的反映古圣先贤揭示事物本质、发展规律、运行模式和守中原理的学术范畴和话语。可以利用“三易”揭示的“阴阳”观念、《洪范》揭示的“五行”学说、《易传》和“蜀学”揭示的“三才”思想,孔子等倡导的“中庸”理论,儒家经典确立的“尊师重教”“学以致道”“教学为先”“格物致知”等认知途径。三是对于道德哲学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利用儒、道等诸子思想资料,构建“道为之元,德为之始”“仁义礼乐”为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行的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利用儒墨名法对道德伦理、人文情怀、社会关系和日用常行的各种论述,梳理归纳“孝悌忠恕勤、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仁义礼智信、天道命性情”等实践伦理。
从前,孔子利用“旧法世传之史”整理成《六经》,后世儒者通过“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等方式,创造性地构建起庞大的儒家学派和系统的儒学理论。今天我们也应该沉潜丰富古籍、立足百家学术,用中国的学术话语、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在更宽广的视野中还原出我国本来的哲学史,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进而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摘编自 舒大刚《沉潜丰富古籍 立足百家学术 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
材料二: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刘歆作《诸子略》后,所谓子学、子部、诸子思想的说法,主要是针对先秦诸子各家各派思想学说而言。而近代以来所谓的“诸子学”,是在中华文化不断势弱的过程中,士人针对传统内部的“经学”“儒学”以及外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浩瀚的古籍按大类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汇聚着古圣先贤的智慧,其中儒家经典《六经》影响最大。
B.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的构建,可以利用典籍中的诸子学说、百家理论,展示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认识。
C.传统的“经学”“儒学”已难以承担中华文化复兴的大任,故追溯“诸子学”的本源成为复兴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
D.当下学界对“诸子学”之于中华文化复兴作用的认识观点不一,这与缺乏对“诸子学”的整体认知是分不开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诸子思想对当今文化的影响,同时也都谈到受到西学的冲击。
B.我们要对诸子思想成果进行思考与梳理归纳,形成中国古代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从孔子的集成到后世儒者系统理论的创建,今天中国特色哲学史体系的构建成绩卓著。
D.近代“诸子学”是士人在中华文化势弱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形态,也是一种应激反应。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有学者认为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实践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应将国家权力置于法律之下并受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B.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时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四十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C.张先生认为墨子学说“是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的结合”,科学精神在墨子全部学说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卓越价值”。
D.成功人士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太过于消极,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旋律,误导青年将“躺平”视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5.材料二结尾处作者提出了三个必须解答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是哪三个问题?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楚霸王自杀(节选)①
郭沫若
“大王,请你不要迟疑,”亭长又敦促着,“追兵万一赶到了……”
“不行,不行,”项羽依然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起初起兵的时候,随处都有人来参加,随处都有人来欢迎,我们是没有愁过兵马和粮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