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260字。
河北省邢台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1~5题 共20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生命不像衬衣,脏了破了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
②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③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bá shè)的行旅。
④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他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1)给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
①洗涤( ) ②记载(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③(bá shè)________④(láng jí)________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 句子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渡荆门送别》属于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颔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B. “性格温和的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为:他不吵嘴。
C. 孟子,名轲, 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D.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 “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4.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标点不占格)
①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教育部近日发布实施了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13日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标准。
②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介绍,残疾儿童少年是特殊的教育对象,其身心特点和学习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随着特殊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融合教育、医教结合等新理念的逐步普及,对特殊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颁布的计划和纲要已严重不适应特殊教育教学的需要。
③为此,教育部研制并颁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这套特教学校课程标准对于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办好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综合性学习(3分)
5. 近视是中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初二(1)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班主任王老师对金晶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
第二天,金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第二部分 (6~22题 共5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梦令》中“常记”说明这次十分愉快的游赏给主人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如梦令》中“争渡,争渡”一句,运用反复这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C. 《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孤苦无依处境的叹息。
D. 李清照是婉约派 代表词人,这两首词婉转和谐,含蓄蕴藉,圆润清丽,具有明显的婉约派风格。
7. 说说你对《渔家傲》中加线的句子的理解。
二、(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