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510字。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默写与运用
(1)戍鼓断人行, 。(《月夜忆舍弟》)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
(4) ,夕贬潮州路八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2022年上半年上海疫情紧张之时,我们见到了无数身边普通人,心怀“ , ”的抱负投身抗疫事务中去。(用《岳阳楼记》中句子填空)
二、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为有年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扶风、②岐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2.甲文作者是 (朝代)的欧阳修,我们今年还学习了乙文作者的词《 》(词牌名)。
3.解释下列的加点字。
(1)作亭者谁( ) (2)得之心而寓之酒( )
4.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字的意思。
亭以雨名,志喜也。
5.【甲】【乙】两文都有对亭子的描述,【甲】文亭子命名的由来是“ ”,【乙】文亭子命名的原因是“ , ”。(用原文句子回答)
6.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由山至泉,由泉至亭,如镜头逐渐拉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甲文的核心句,说明“乐”是表象,“醉”是根本。
C.乙文中百姓们起先不担心下雨与否是因为一场春雨让人以为今年是丰收年。
D.乙文第二段写了官吏、商贾、农夫庆贺下雨时欣喜若狂的场景。
7.甲乙两文中触发作者的“乐”与“喜”的原因有一定的异同点,请尝试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①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②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过,古诗“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